北宋官家

第八章:中枢格局(1/5)

依宋制,除了特定日子举行的大朝会以外,日常的朝会有三种,依重要程度分别是常朝,朔望朝和日朝。

常朝沿袭自唐,又叫大起居,五日一次。

虽然叫常朝,但是皇帝并不参加,而是由宰相或参知政事一人押班,群臣赴前殿行七拜之礼,属于纯粹的礼仪性质。

发展到后来,连宰执都往往不再参与押班。

朔望朝又叫入阁仪,每月初一,十五举行两次,皇帝坐前殿,宰相押班,所有京朝官皆需参与。

入阁仪的要求相对严格,偶尔也允许奏事,但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让百官朝见皇帝以及宣布重大命令所用。

最后便是日朝,也即是俗称的早朝,地点在崇德殿。

宋初的早朝每日举行,后来,随着赵恒身体逐渐多病,改为两天一次。

逢单日皇帝坐殿,双日则不坐,属于真正听政议政的场合。

能够参加早朝的官员较少,只有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审刑院这些衙门,许升殿奏事。

其他官员如有政事奏禀,需提前向中书门下请示,得到允许之后排定班次,方可上殿。

坐在宽大的御榻上,赵祯头戴长翅幞头,身着圆领宽袖绛纱袍,腰束玉带,端居上首。

依次往下,最前端仍然是宰相丁谓。

此刻,这位丁相公正面对着在场的一众大臣,拿出一份文书,张口读道。

“此皇太后手书,晓中书门下及枢密院……”

“近以先皇崩逝,举国哀丧,先皇以母子之爱,有异常伦,所以遗制之中,权令处分军国事,勉遵遗命,不敢固辞,然事体之间,宜从允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