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179旅那可是迎外旅。
有外宾来的时候,专门上场代表国家展示军队战斗力的,那光辉过往随便往外面抖露抖露,都要几箩筐。
讲的多了,就可以刺激这些新来战士的集体荣誉感。
文化栏里面摆的龙虎榜名单,和光荣榜名单是干嘛的?
不就是要刺激这些老兵,有了集体荣誉感之后,关注到这些榜单,起了想要争一争的念头。
到那时候,第一批过来的战士,就算是稳住了。
陈钧当时分配的时候,说了第二天会过去连队,随机找战士询问。
但他第二天并没有去。
第三天也没去。
在这期间,装甲连,坦克连,后勤保障连一共拿到营部十二个人的名单。
这些是比较刺头的类型,在连里不太合群,甚至还在食堂跟别的连队起争执。
陈钧也不惯着,当名单摆到他办公桌上时。
他直接当着几位连长的面,把电话打到179旅的通讯连,询问了这些刺头后面的单位联系方式。
其实集团军所有单位的联系方式,一营都有备案,把电话打到旅里,他只是想通过通讯连,来试探下旅部的口风。
发现陶旅他们都没啥反应。
陈钧也就不再顾忌,十二个人全部通知他们所在的营部,通知那边的营长过来将人带走。
陈钧也知道这是得罪人的活。
至少得罪那十二个刺头和对应的营级单位,可那又怎么样?
试点营如果不这么搞,前期工作更不好做,并且,作为这次改编的主要负责人,陈钧也必须硬气啊。
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维护手下的连长,同样也让其他不安分的老兵看看。
在这不服从安排,没人会给你讲大道理,劝解什么的。
不服从,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收拾行李等原单位来接。
当然,陈钧这两天没去连里转悠,并不代表他闲着。
他和赵子恒两人一天八遍的往旅部跑,干啥?
要福利呗。
试点营划拉了不少留队名额和提干名额,自然也有三等功名额之类的。
他俩人没事就去找陶旅哭哭穷,说说新营不好带,初期有困难。
每次就赵子恒被骂得很惨,没办法啊,这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陈钧毕竟不是陶军明一手带起来的干部,又是联合参谋部安排过来的人,时间还短,他也不好意思骂。
但赵子恒骂起来就没啥压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