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山流了泪。
随后坚定地走上了他的路。
他开了家酒楼……哦不,那种大小和规模,不应该叫酒楼,顶多叫小饭馆。
燕京寸土寸金,他拿出所有积蓄,也才租到一个巴掌大小的店面,卖点便宜的食物,老板、厨师、服务员、收银员、清洁工全部是他。
一年过去,巴掌大小的店面扩张到了两间店面的大小,他雇佣了一位50多岁的阿姨,负责接待客人和收钱。
又一年过去,两间店面的饭馆扩张到了两层楼,拥有大堂和包厢,他的员工也从1人变成了10人。
再一年过去,他买下了那两层楼,连带旁边店铺一起,再次装修、扩张,面积是以前的两倍大小,这时的员工从后厨到前台,足足有30人。
几年过去之后,他在燕京的热门地段买下了一栋小楼,按照心里构思将它修建成仿古建筑,并在门口挂上了招牌,手下员工扩张到上百人。
……
那一年,是南平山最风光的一年——
他登顶名厨榜榜首,锋芒无人能及。
他的酒楼同样登顶珍馐录,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从首次横空出世,到登顶巅峰,南平山花了10年。
那时候,无数的名与利如潮水滚滚而来。
每天有无数的媒体想要采访他;
大量的年轻厨师想要拜他为师,或者以他为榜样;
海内外的无数饕客的首选永远是南平山这个金字招牌;
业内同行无不对他心悦诚服,视他为行业领头;
……
或许,万事万物都逃不过盛极必衰的魔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