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这平淡的事情当中,所蕴含的深意。
所以梅殷这个喂猪的,也没有理由嘲笑自己。
再说,就算再嘲笑又能如何?
依旧是改变不了自己太子侧妃的身份,也同样改变不了他这个喂猪的身份。
如此一想,吕氏的心情,这才好受多了……
片刻之后,她端着茶水来到了宁国公主,小婵他们所在的地方……
“大哥他们没喝?没事,嫂子,让他们忙他们的去!
他们不渴,待会儿渴了也不给他们端茶!
让他们渴着去!”
宁国公主在看到了吕氏端着茶,回来后。
笑说出来这样的话。
她这样说,其实就是在给吕氏解围,让吕氏心里别那么难受。
缓解尴尬。
宁国公主这是好心。
她也是个很聪明的人,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多问别的,只要一看吕氏端着茶过去。
又很快原封不动的端着茶盏,返回。
就能够知道,吕氏没落一个好。
她这次过去,碰了钉子……
其实在发觉吕氏,想要在这个时候,给大哥他们送茶时,宁国公主就想要把她拦下。
不让吕氏,在这个时候过去,做这等事儿。
但是这样的话,到了嘴,又让她给咽了回去。
没有真的开口说出来。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嫂子,其实真的算起来的话,心胸不算特别的宽广。
自己在这个时候,开口把她拦下,虽是好意。
可嫂子未必会念自己的好,认为自己这是好意。
反而还容易会因此而记恨自己。
心中升起诸多不满。
觉得自己太过于多此一举了。
再着,她也觉得大哥一向比较好说话。
和吕氏之间感情也比较好。
或许吕氏这个嫂子,此时前去,倒也无妨。
结果哪能想到,事情竟是和她所想,完全不同。
吕氏这个嫂子过去后,竟然这么快,就被赶了回来。
这让宁国公主,对于吕氏在自己大哥心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对于自己夫君和大哥此时正在说的话的重要程度,也同样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非是这事儿比较重要,大哥肯定不会如此做,驳了吕氏的面子。
对于自己家夫君,在大哥父皇他们那里,有多大的面子也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大哥能够亲自来到双水村这边,找自己家夫君谈论,吕氏都需要回避的重要事情。
别的不说别的,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能够让人看出很多的东西来。
不过宁国公主,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别管怎么说,吕氏都是她的嫂子。
她也没把吕氏当外人。
所以马上就开口,对吕氏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对吕氏进行安慰。
“对,他们不喝,这茶咱们自己喝。”
吕氏说着,就把一杯茶端起来,给了宁国公主。
另外一盏茶自己端起来喝。
虽然嘴上是如此说,可实际上心里面却特别的难受。
对宁国公主,也升起了深深的不满。
觉得宁国公主,是两面三刀之人。
嘴上如此说着,像是在宽解自己。
可实际上,却是在对自己进行的嘲笑。
在看自己笑话!
为自己刚才到那边碰了一个钉子,而幸灾乐祸。
之前的时候,自己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这个小蹄子这般的阴险?
这样的不可理喻?
竟然敢这般的,不尊重自己这个嫂子!
朱有容这个小蹄子,果然不是个好东西。
怪不得之前成亲之时,连个正经的婚礼都没有。
如此不受父皇等人的待见!
怪不得只配嫁一个种地喂猪的人,在这边跟着喂猪!
这就是报应!
老朱家的这些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泥土味,都是一辈子也高贵不起来货色!
吕氏这个时候,倒是一下子将方才在朱标那边受到了委屈,都给扣到了宁国公主的头上。
把宁和公主的一片好心,都当成了驴肝肺。
只能说,心思阴暗,卑鄙的人,看什么都带着不顺眼。
容易把别人想的,如同自己一样的无耻……
梅殷看着吕氏,端着茶水灰溜溜的离开。
还强行装做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觉得自己没有看出来的样子,不由的暗自冷笑。
吕氏这家伙,还当真是拎不清自己的分量。
总觉得她有多高贵,觉得别人都是傻子。
不知天高地厚,
现在好了吧?
被太子朱标这个大舅哥,当面来了这么一出。
有她受的了!
这一下,只怕她会难受上很久吧?
只能说,有些人自作聪明,偏偏要过来自取其辱。
这次她若不来上这么一手,肯定没那么多的事儿。
只能说是自找的。
如此想着,梅殷倒也没有在这事情上多言。
接着之前的话,开始在这里给朱标说起了他们之前正在进行的话题。
这事儿很重要。
和这件事情相比,吕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的女人,实在是差远了。
“大哥,你想说的是,周朝分封天下,从而导致后面周王室力量不断缩小。
而那些被分封出去的众多诸侯,不断了的崛起壮大。
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天下。周王室名存实亡。
到后面更是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
被其余的诸侯给取代?”
梅殷望着朱标,出声询问。
朱标听了梅殷的话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表示对梅殷话的认同。
他心里面,其实就是如此想的……
在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把藩王分封到外面之后。
朱标心里面,其实在第一时间里所想到的,就是周朝的分封制度。
同时也想起了,周朝的藩王分封制度,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也是因此,朱标才会在此时,说出了这方面的考虑和担忧。
周朝分封,除了分封功臣之外,其实大多数分封的都是宗室同姓子弟。
当时还用了宗法制来,通过血缘关系来进行维护地方诸侯和周王室的关系。
把那么多的诸侯,分封出去,让他们去建国,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拱卫王室。
一开始时,这样的办法,所取得的效果确实很不错。
可是到了后来,各方面的问题就开始不断的凸显出来。
周天子式微,权威不在。
诸侯都不再听周天子的话。
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开始名存实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