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老头子是打铁的,有一手打铁功夫,加上大儿,二儿一起干活,自己又到处揽活,才勉勉强强供小儿读书。
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她家老头子打了一辈子的铁,受了一辈子的苦,便让最聪明的小儿子去读书,好让家里有子孙脱离打铁的苦。
做人不蒸馒头争口气,没有点精神追求是不行的。
鲁大娘看着小儿读书花钱如流水,说不心疼是假的,但上了贼船下不来,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地供。
如果孙举人愿意推荐到更好的书院,那,那么希望大大增加,大家更有奔头,兄弟也会和睦不少。
鲁大娘硬着头皮问:“孙举人,你想让我做什么事?”
鲁大娘想着要是违法乱纪的事,能做的还会闭上眼睛去做。
为了孩子,她决定拼了。
孙山给了个眼色桂哥儿。
桂哥儿秒懂,低声地问:“鲁大娘,听说你在富贵绣坊打杂?”
富贵绣坊,就是唐县令借着小舅子的名义开的布衣坊。
鲁大娘脸色一变,支支吾吾地说:“我,我现在不在富贵绣坊做了。”
桂哥儿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鲁大娘,继续说:“鲁大娘,大概一年前,某一天,在富贵布衣坊传来一阵棍棒声,有个年轻人,在里面被活活打死。鲁大娘,你还记得吗?”
鲁大娘的脸色和常大夫一样,瞬间变成灰白,恐惧地看着孙山和桂哥儿。
孙山定定地看着鲁大娘,一声不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