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在黄阳县是最大,可下面也有牵制的力量啊。
洪秀才摇了摇头说:“具体怎么我也不懂,我不是官府中人。不过我们黄阳县,哎,你也知道,没什么厉害的本地人。要说最厉害的,非你莫属了。”
孙山想了想,明白洪秀才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黄阳县的官,几乎都是外地人。县令是外地人,县丞也是外地人,巡检司也是外地人,只有一个有品级的旧章主簿才是本地人。
三班六房之前是魏大人的人,如今魏大人走了,也把人带走了,出现的真空大概率也是新来的唐县令的人接班。
黄阳县因为文风不盛,没有什么大家族,因为穷,也没有什么乡绅,都是小地主。
本地人又不怎么机灵,衙门里的头头都被鸠占鹊巢,黄阳县的本地人只做些打手小弟。
章主薄还向孙山抱怨过,他一个正宗的黄阳县本地人在衙门的日子过得苦啊,经常被外地人排斥。
当然章主薄也只是抱怨,那时候是魏大人主政,而魏大人又往往是无为而治,对官员也好,对百姓也好,都非常随和。
章主薄说的话也只不过说说而已,并没有受到什么实际性的排挤。
孙山想着任何新来的一个县令,只要他带来的人足够多,都很容易拿捏黄阳县。
黄阳县的本地人其实是一盘散沙,想找人主持公道,除了找衙门,也找不到一个稍微有声望,有实力的乡绅来主持公道。
黄阳县因为地处偏僻,又穷又没有能人,非常容易让人宰割。
这些年百姓平静地过日子,完全是因为有魏大人这个为数不多的好官在,才一片祥和。
除了吃糠野菜,整体上来说非常融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