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孙山对他的教导,也是温故而知新。
大家都有好处。
孙让万宋锦打开《论语》,一篇一篇地给他讲解。
笑着说:“宋锦,你用笔记下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回去再看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多记多背。四书五经是我们读书人的入门之书,无论你考秀才也好,举人也好,都必须把这几本书读烂。”
至于为什么不说考进士,孙山还未进场,所以不能切身体会会试的内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孙山可不敢随便乱教导。
万宋锦拿着孙山要求研制的炭笔,一笔一划地在课本做标注。
要是以前他是不敢这么乱写的,因为身为读书人怎能不爱惜书本,乱写乱画是不可取。
但孙大哥说了,尽管写,尽情写,如果不写,记忆不会深刻。
特别对于每次卡壳的地方,更要写,更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写。
一开始万宋锦不习惯,写着写着就习惯了。
现在回去复习课业,就更清楚原先不解的地方了。
万宋锦仰慕地看着孙山,比他只不过大了两岁,就是举人老爷了。
一开始他以为广南之地文风不盛,就算考上秀才,举人的才学也不会那么丰厚。
但跟孙山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孙山的课外知识的确没有他们府学的夫子广博。
可孙山的基础知识却非常扎实,问哪里就立即知道这题在四书五经的哪一页。
这种超乎想象的滚瓜烂熟,万宋锦佩服不已。
孙山也告诉他,进入考场主要靠四书五经,特别是考秀才,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