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505文学之夜燕京89(4/5)

第一例作品是黄宗英的《小木屋》,第二例作品是张承志的《黑骏马》。

他俩为何集结到一起?

坐在台下的方明华一时也搞不清楚。

诗人们登场了!

“诗人和他(她)的诗”

杨炼的《诺日朗》、白桦的《情思》.当舒婷登场朗诵她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伱的高枝炫耀自己

会场上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没人否认,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但也是诗歌最后的年代。后来的“羊羔体”、“梨花体”.尽管在全国获得大奖,但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和诗人们的激情四射相比,下一批登场却显得庄严和肃穆。

“战争与和平,昨天与今天——军人作家们”!

登场的全部都是军旅作家,人数猛然增多。

修权、李存葆、钱钢、刘亚洲、李延国、唐洞、乔良、朱苏进、崔京生、袁厚春、海波、何晓鲁、丁小琦、陶斯亮

《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雷场上的相思树》《兵车行》《射天狼》.

尽管岁月流逝,经典不会被遗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