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078 母大虫雷文氏(4/5)

雷文氏暴打一通后,还不解气。

又把她拖到河边,一脚踹下。

好似那面口袋落水!

围观的群众们一顿欢呼,落水者+

“娘子好拳脚。”

“打的好耶。”

“娘子,在下好想天天被你打。”

很显然,群众里面有坏人。

雷文氏荆发散乱,横眉竖目,拳头带血,宛如大虫附体,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目送着她离开了十泉街。

在江南地区,这种事太太太罕见了。

就连闻讯赶来的衙役,也只是旁观,没有抓人,没有拦人。

因为这女凶徒,百年一遇,不知如何下手。

还是算了吧,没必要做恶人。

只是拿了竹竿,从河里拉起二人。

王举人失魂落魄,遭受了太大的精神打击。

王婆哭哭啼啼,哭诉着雷文氏是何等无理。

这桩新闻,很快成了苏州府头等火热话题。

集齐了八卦的所有噱头。

全是热搜关键词,一听就上头的那种。

寡妇,二嫁,美/艳,相亲,共锁一室,暴力,会武功的女子。

特别俗。

群众就好这口。

你千万别信什么只要作品高雅,阳春白雪,就会有群众买单。

哪怕这话是群众自己口里说出来的。

群众都是雅过敏,就爱吃两口俗的。

哪怕是庙堂之上的老爷,私底下也爱吃点俗的,接地气的。

不过,他们管这叫微服,与民同乐。

拦着还不行,后果很严重。

比如那小同治皇帝死因,就是典型。

……

李郁也听说了这满城风雨,一脸无奈。

这黑锅,又扣在他头上了。

在大嫂眼里,就是他这个兔崽子干的。

事情很快发酵,王举人咽不下这口气。

最近他都不敢出门,名誉扫地。

于是,一纸诉状,把雷文氏告上了衙门。

而始作俑者,乌鸦却是缩头缩脑,不敢吭声。

他那天跟踪,把王婆的酒给换了。

下泻药这招,他熟悉。

当初跟着李郁,就是这样打翻了青木堂。

乌鸦只是不希望有其他男人染指他的白月光。

如果必须有一个,那只能是李郁。

如果还有第二个,他希望是自己。

其他人妄想插一脚,不必他人动手,他就会出手。

包括但不仅限于:打闷棍,泻药,雨夜带刀。

说起来,这些还都是跟军师学的。

所以,乌鸦觉得。

大嫂把这黑锅扣到李郁头上,一点都不冤枉。

完成了心理建设后,他就变的阳光多了。

比购买赎罪券的效果都好。

上帝,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发展的不好。

和人们擅长自我心理建设有很大的关系。

东人干的坏事,西人一样干。从道德层面,其实是平等的,谁也没资格腆着大脸指责谁。

最多,是五十步笑百步。

西人干完坏事,需要把钱送到神父手里,拿到薄薄的赎罪券,才能卸下心理包袱。

喝着朗姆酒,扬帆奔赴下一个殖民地。

大清的人,心里有数不清的赎罪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