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056 不好了,大嫂打上门了(3/4)

几个忙着搅拌三合土的妇人眼睛亮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虽未出声,已完成了八卦的交流。

懂的都懂,不懂的就算了。

……

“三合土做的怎么样了?”

“还需要时间。”

“现在你去帮我做一件事,记录一下俘虏的供词。他说什么,你就写什么,写完了直接交给我。”

“好的。”

杨云娇带着纸笔,去了。

五叔那屋门口有看守,不怕他不老实。

堡内的机密,还是尽量注意分工。

除了自己,任何一个下属掌握太多的机密都不是好事。

五叔的颗粒火药配方,绝对称得上是机密。

李郁从火枪的射程和威力,能够猜测到他的配比和工艺非常科学,丝毫不落后于洋夷。

高手在民间!

只不过真正的人才,大多没有出头的机会。

所谓是金子就会发光,实际是一句p话。

只要被一块抹布盖住,或者一把尘土盖住,这辈子都不会发光。

被人当做土坷垃,踩在脚下。

没有人会低头多看一眼,都盯着遥远的星空。

极少数人才,遇到了伯乐,贵人。

从此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换个角度来看,人才其实是过剩的。

治理天下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才。

若是将一个王朝的中枢机构全部撤换,用一个县的官吏体系去填补空缺的位置。

相当于从知县到里长,所有人官升10级。

王朝秩序不会有一丝的混乱,依旧会安稳的运行。

天下黎民也不会有一点感觉,还是一样的生活。

所以,人才永远稀缺;人才又永远过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