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爱卿,这个表格是人工成本的核算,最左侧一栏写工序、工种,例如炼丕、打板。”
“中间写工时,例如炼丕一个工时,这里的一个工时,你们自行确定一个基数,例如以一刻钟或者半个时辰为一个工时。”
“第三栏写价银,一个炼丕所需价格。”
“第四栏用大写的汉字将价格写下来,防止有人篡改银钱。”
“然后,你们再搞一个物料物料成本表,左侧物料、中间数量、右侧价格。”
崇祯说完,看着三人:“能看明白吗?”
“能!”
三人都是火器行家,自然也精通数学,对崇祯这种记录方法很是惊奇。
大明虽然有账簿文册,也有一定的书写标准,但与崇祯这个比就麻烦了许多,也没有这个清晰明了。
内阁几位大臣自然也能看出崇祯的这个表格的优越性,他们也在琢磨以后推广到其他地方。
再一次为崇祯的才能折服。
PS:明朝有黄册、鱼鳞册、会计录等等,我查了一下,不是表格形势的,姑且认为明朝没有这种维度表格吧。
崇祯做出这种表格,第一是为了核算成本,第二则是为了以后部队的装备准备。
火器研究院就相当于兵工集团了,军队要用,那就自己采购,避免军队的不爱惜和伸手要的习惯。
等众人看了一会儿后,崇祯道:“表格你们慢慢研究,现在随朕为四位接风!”
崇祯当先朝着东暖阁外走去,只是走了几步后,突然道:“大伴,派人去城外农业研究院,请宋应星一起来。”
“陛下,宋院长可能一时半会抽不出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