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417章 火箭核心,火箭发动机(4/5)

比如说,邓刚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微可压缩模型,为精确高效地数值模拟各类马赫数流动奠定了基础。

并且还提出了低速流动数值求解的新方法,而实验表明,低速流动数值求解方法是成功的。

发表的《两种新的马赫数流动数值计算方法》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并在巨型计算机上成功地实现了并行计算,还纠正了巨型计算机在配置参数上的一些问题,为银河超并行计算机性能测试与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成绩,那就是为了解决返回舱在返回大气层时的飞行密度、流场等相关数据问题,提出构造NND计算格式,解决了飞船返回舱等一系列飞行器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飞行的技术参数,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能做出这样的成绩,邓刚院士在火箭发动机方面的造诣,自然不可能会低。

“咱们国内在火箭发动机方面的研发情况不尽如意,虽说是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差着一大截。”

“毛熊在上个世界都量产了RD系列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结果我们现在还在研发200吨级的。”

“更不要说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了。”

“王院士,想要发展火箭,火箭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王院士准备采用哪一款火箭发动机?”

邓刚颇有些好奇地问道。

毛熊的火箭发动机宁可卖给白头鹰,也不愿意卖给国内。

至于白头鹰,早就推出了沃尔夫条款,来进行限制国内的航天发展,更加不可能卖出他们的火箭发动机。

所以,王东来能够购买的只有国内这个渠道。

先进的产品涉密,根本不可能拿出来卖。

落后的产品,又达不到要求。

所以,邓刚完全就不看好王东来的选择。

航天火箭这样的高精尖领域,根本就不是一个民营公司能玩的转的。

听到邓刚这么问,王东来脸上浮现出一丝自信的笑意。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既然我们在火箭发动机方面落后国际水平,那我就想试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邓刚第一反应是自己听错了。

掏了掏耳朵,邓刚有些惊讶地问道:“王院士,你说的是认真的?”

“当然是认真的!”

邓刚听到王东来认真坚定的回答,再次认真地打量着王东来。

想了想,就从自己办公桌上翻找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