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超目光一沉,认真地打量了一下王东来,才出声说道:“其实上面对于民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研发,一直都是支持态度的。”
“2011年的时候,就在当年的航天发展白皮书里面明确提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航天活动”和“营造更加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上面对于这方面的态度其实很明显。”
“并且,同年的时候,又提出开放民资进入两用领域。”
说到这里,杨安超停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之色,出声说道:“要是换个地方,你问我我肯定就是这个回答,但是这里就我们两人,我就说一些实话吧。”
“咱们这边的情况你也清楚,很多东西管控的比较严,航天更是重中之重,放开民营进入,以我来看,主要是为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能够在航天发展提供一丝助力。”
“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民企,很难招到顶尖人才,技术储备肯定无法和组织相比,所以必然在技术研发方面,朝着细分领域,比如说是航天材料研发,又或者是单独的配件研发。”
“航天发动机等之类的核心技术,不是我贬低,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总之,这个领域可以进,但是未必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想法,未必准确,你就只做一个参考就行。”
前后两番话虽是一个人说,但是其中的差别极大。
前者官话套话,不能说是毫无营养,只能说是少的可怜。
可是后面的一番话就不同了。
说完这些后,杨安超再度认真地看了看王东来,有些探寻地问道:“你问这个,莫非是想进入商业航天领域?”
对于杨安超的询问,王东来并没有隐瞒的意思,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总不能国外都开始了航天商业化,而我们还在玩什么游戏社交之类的东西吧。”
“半导体、人工智能、航天,单单只是这三个行业就已经是高资金运转的领域了,互联网公司天然都有扩张的欲望,可是你的公司选择的这几个领域,单独一个拿出来都是难度极大,要求极高的。”
“你想为上面做一些实事,这是好心,但还是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步子迈得太大,扩张的太快,就未必是好事。”
杨安超略有几分苦口婆心地对王东来如此说道。
王东来完全能够听得出来,杨安超这番话里的好心和善意。
“杨院士,多谢您的关心,这一点其实我有过考虑。”
说到这里,王东来就没有再说了。
而杨安超也明白了王东来的意思,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
带着嘉奖文件回到五道口。
王东来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读书、eda系统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算法构建、给姚班学生上课、遥控银河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可以说,王东来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一点空闲。
一晃,就过去了一个星期。
就在王东来在五道口的图书馆看书刷经验的时候。
陈凌岳给王东来打来了一个电话,顿时打断了王东来的计划。
“无人机项目受挫,人工智能项目受挫!”
陈凌岳汇报给王东来的消息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很简单。
芯片遭受恶意涨价!
现代社会从之前的电气化发展到如今的智能化,核心就在芯片上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