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来就拿出了一份可行性极高的方案出来。
别看之前,杨安超对王东来抱有那么大的期待,实际上,也只是抱着广撒网的目的,例行公事而已。
从数学专业,到计算机,再到工业设计等专业,跨度实在太大。
在来的路上,杨安超甚至还想过这会不会是郑华出手了,或者是徐松尧出手了。
郑华和徐松尧都是院士,一个是人工智能专家,一个是信号与星系处理专家。
如果这两人出手的话,拿出这么一份方案,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这个猜测,很快就被杨安超否决。
因为他也是院士,他明白郑华和徐松尧根本不会这么做。
首先,王东来姓王,不姓郑或者徐,两人完全没有理由做到这一步。
其次,便是郑华和徐松尧两人本身也没有理由这么做。
“能和我讲讲你思路吗?”
杨安超心里浮现过众多念头,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听到杨安超这么问,王东来并没有吃惊,而是平静地解释道:“其实很简单,就是那天和院士您聊过之后,我心里便有了一个模糊的大概想法,接着看完了这里的资料,偶然间就得到了一丝灵感。”
“运气还算不错,我抓住了这一丝灵感,把脑海的灵感变成了您手上的这份方案。”
其实,王东来也知道自己把这份方案送上去,就会受到杨安超的询问。
倒也未必会是质疑自己,但肯定会极为好奇。
所以,他就提前想好了这个理由。
问,就是灵感!
经过系统的磨炼,他本来就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真·学霸,做到这一点,完全是靠着自己的亿点点努力。
做到这些,也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听了王东来的回答,杨安超面色不变,似乎是习惯了一样。
“你这份方案的构想很有想象力,但并不是胡思乱想的杰作,我能感觉到你这份方案的严谨性。”
“所以,我决定按照你的这份方案,进行项目试验。”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当一位负责人?”
“这毕竟是伱的方案,你来当负责人才是最合适的。”
杨安超也是果断的人,既然看好王东来递交上来的这份方案,直接就准备实验。
并且,还提出了让王东来担任负责人。
别看这只是一个名头,似乎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拥有了这个名头,在嫦娥五号卫星项目成功之后,作为子项目的负责人,所能得到的好处远超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