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其是名门之后,从轻发落,勘杖一百,编管于屯军。其敲诈所得,一应退还。
乔贞看罢顿时眉头一皱,从提刑司转来的这部卷宗中,他发现了许多问题。
里边的从犯,处治都是很严的,且不提打死人命的泼皮了,就是那包庇过何鸿影的胥吏,都处以脊杖二十,配军两千里。
可这何鸿影,明明是主犯,却只判了二十杖,还又从轻发落,改为勘杖,也就是暂不执行了。
而且原本是把他发配充军,现在减刑之后变成“编管”了,也就是监视居住。
还有,卷宗中提到,此人一直以酿酒为业。
大宋酒业为官营,私人要想卖酒,须以招投标方式获得酒坊的经营权、收税权。
但凡能拿到这个标的人,又岂是能量低微的凡人?
而且,由于私酿影响地方和朝廷的税收,所以朝廷赋予了承包者捉拿私酿者的权力。
这个何鸿影正是利用这一点,召募泼皮,聚集打手,渐渐横行一方的。
乔贞看着卷宗,摇了摇头,六条人命啊,想必是他们一伙豪横欺人太甚,对方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双方发生了激烈械斗,当场打杀的。
不然的话,死了一条人命时,事情就闹大了,也不会容他接二连三害死人命。
可如今虽然判了,却形同未判,那可是六条人命呀,就只判了个监视居住?
作为监察司法的衙门,如果他签字画押,这案子就盖棺论定了。
但……,六条人命,主犯判的也太轻了。
万一那死者家人不服,再跑去临安告状,把事情闹大了,谁也兜不住的时候,我这签字画押之人,岂不也要受了牵连?
然,我若以量刑太轻为由打回去重判呢……
乔贞想到了其中提到的减刑理由:名门之后。
他是哪个名门之后?
他姓何……
乔贞思索片刻,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人家。
嘶~,豪强可畏呀!
我任两浙东路转运副使,若是得罪了这等地方豪强人家,从此凡事不予配合,本官负责的政务又如何完成?
老滑头既不想伤天害理,又不想承担地方豪强的压力,正在斟酌以什么理由批驳回去,衙役又来报,沈溪公子来了。
乔贞一听,暂且放下卷宗,起身迎接沈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