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宁爱赚钱,但是她希望自己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她可不愿意为了赚钱就违背自己的良心。
所以,丑话必须得提前说在前头。
黑省机造厂在来之前显然已经做了大量的攻略,也知道统一三轮汽车制造厂的生产周期比较慢,对于二十辆三轮汽车需要七个月这件事,他们能够接受。
“时间不是问题,我们黑省比较大,要将三轮汽车送到每个地方,本来也需要时间差,所以多等一等也不碍事儿。我们今天来呢,主要是想跟你们进行一下价格上的探讨。”
这话说得怪有水平,价格上的探讨,不就是讨价还价吗?
虽然,零卖的价格是一万五一辆,但这只是定价,如果对方诚心要的话,多多少少还是会让点价格,所以成交价一般都在一万四千五左右。
别看这五百块钱相比较一万五少得可怜,但是在八十年代,五百块钱委实不少了。
而黑省机造厂一次性要二十辆,数量多,量大从优,价格上自然还能有点优惠。
但讨价还价,重要的就是拉扯的过程,所以徐婉宁没有一开始就同意,而是试探着对方的底价。
“蔡厂长心目中的预期价格,是多少钱一辆呢?”
几个领导在来之前,显然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了,听徐婉宁如此问,他们低头说了几句,最后蔡厂长说道:“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价格,是一万三一辆。”
一万三,比售价少两千块钱,二十辆车加起来,就是四万块钱。
以一万三的这个价格,四万块再添补一点,还能多买三辆车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