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也是全职家庭主妇的特点,一天到晚对着孩子,为了教孩子说话,也更是为了排揎寂寞,她们早就养成了对着孩子自言自语的习惯。
当然了,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们的絮叨慢慢有了回应。
比如安母,她的儿子聪明,开口说话也早。
虽然孩子不太爱说话,可每次面对她的絮叨,儿子也总能回应几句。
“我喜欢菜菜!”
安妮虽然是第一次穿成个小豆丁,但她养过太多次的孩子,所以很清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个什么模样。
她学着记忆中那些三四岁孩子的口气,奶声奶气的说道。
“宝宝都喜欢吃什么菜菜啊?妈妈今天买了胡萝卜、西葫芦、西红柿……”
安母笑盈盈的跟儿子互动。
“我、我喜欢吃西红柿!”
安妮哪里知道原主喜欢吃什么啊。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就算有记忆,也少得可怜。
就算原主早慧,有记忆的时间早,但再早也不可能生而知之。
而且,三四岁的孩子,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神经细胞快速分裂,他开始接触并认识更多的事物,而孩子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他也没有分析的能力。
很多的人和事,他可能“知道”了,却未必能记得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