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最狂潮

第二百六十六章 颠覆芯片领域!把频率强拉到物理极限!(4/5)

“尽管我是高老板的铁粉儿,但我还是要说,这么高的主频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真的非常不现实。”

“这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48GHz?高老板怎么不上天呢!?”

气氛变的有些古怪,由于昆仑雪崩主频实在高出天际,高原有史以来第一次,面临如此严重的质疑。

但高原早有准备,她十分平静说道:“我知道很多观众无法接受如此高的处理器主频,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就像拿着长刀的武士,忽然遇到了手持步枪的现代士兵一样,太过剧烈的颠覆,总会让人无所适从。”

“不过好在我一向坚持用真理说服别人,请看大屏幕。”

随着高原声音,大屏幕忽然被点亮,一副晶体管场效应示意图出现在画面中。

“晶体管场效应,导致芯片发热的最主要原因,物理层面几乎无解。”高原手指示意图说道:“众所周知,CPU每进行一次运算,场效应都会产生反转。”

“当输入低电平时,CL被充电,我们假设a焦耳的电能被储存在电容中,而当输入变成高电平后,这些电能则被释放,a焦耳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假设我们以1GHz频率翻转这个场效应,则能量消耗就是a×10^9…”

高原开始了自己擅长的黑科技讲解环节,他从晶体管场效应入手,一直讲到限制芯片频率的门延迟。

传统硅基芯片之所以频率提高不上去,是因为场效应导致门延迟,而想要解决门延迟,就需要增加电压,电压增加反过来又会导致热量积聚。

反正根据高原前半段的演讲,众人甚至开始有点同情英特尔和AMD了,怪不的他们拼命增加核心数量,却丝毫不敢拉高核心频率,原来传统硅基芯片的频率是个死循环,一旦频率拉高,芯片立马变火龙,分分钟死给你看。

那么高原为什么能够跳过这个死循环呢?

很简单,传统芯片是用硅的,而昆仑雪崩用的是碳纳米管,再说,高原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开了挂的男人…

顿了一顿,高原继续说道:“相信每一个略微了解相对论的人,都知道光速是物理极限,电信号在最佳环境下,传导速度可以接近光速,按照这个逻辑,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在1GHz的情况下,电信号只能传播30cm,再远就会产生相位差,10GHz的话,能传播3cm,以此类推,处理器主频48GHz,就是当下的物理极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