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总装大楼,有四个总装车间,可以同时满足四枚能源号火箭的芯级总装。”希日尼琴科介绍:“可惜,能源号只发she两次,之后苏联就没了,如果苏联还在,那这里会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是啊。”秦锋感慨:“来到这里,我才感受到了苏联时代的强大,我觉得,这个芯级总装车间很不错,它至少值一百万美元!我要把整个车间都拆走!”
除了外面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带不回去之外,这里面的一切,都要带走,回去了之后,一比一复刻!
能源号没有了,咱们以后还有长征九号啊,这些肯定能用得上,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等等,那是什么?
当秦锋沿着总装线向前走的时候,意外地在一旁敞开的大门口发现了一台高高耸立的火箭发动机,它只有一个喷嘴,但是个头不小,看着就很霸气威武。喷嘴上,喷涂着几个俄文,后面是编号
“这是能源号芯级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希日尼琴科介绍:“虽然推力不是很大,但是可以重复使用,这台是留在这里测试的,苏联解体的时候,撤退的大毛技术人员忘记带走了,遗留下来的。”
说起搞重复使用来,所有人都会想到马克斯,他的星舰用的就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的思路,其实,在苏联时代,也已经开始这样搞了。
能源火箭很强大,但是建造费用也很高,所以,如何降低成本就是个大问题。
能源火箭四个助推器,各有一个75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RD-170,不过,它的芯级上装备的却是RD-0120液氢液氧发动机,由于这种燃料的生成物只有水,所以非常干净,发动机可以多次点火使用。
芯级直径米,里面塞进去了四台RD-0120发动机,每台推力1962千牛,也就是两百多吨,听起来也不是很逆天,不过很有代表性。
所以,国内搞胖五的时候,也是这种思路,旁边捆绑的助推器是120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中央的芯级使用的是推力只有50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已经不用担心这条技术路线了,但是,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研发很落后,目前只有长征三号的第三级上使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推力只有8吨。
国内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还需要搞样品,眼前这个很不错啊!
“哦,这个东西不错。”秦锋点头:“刚刚说的费用,再给你们加五十万美元,这个另算。”
另算的意思就是,这五十万美元,直接进希日尼琴科的腰包!希日尼琴科点头:“好,好,没问题,对了,说起发动机来,我们这里还有一台测试的RD-170发动机,你们要的话……”
秦锋一阵兴奋,刚刚还想着,有了NK-33,就没必要再搞什么RD-170了,现在立刻点头:“好,凡是发动机,不管大小,不管燃料,不管能不能用,五十万美元一台,我们都要!”
这些肯定是直接进安-225运输机的大肚子,直接运回去的!
老毛子的火箭发射场,不仅仅要发射,而且还要完成火箭的总装!
按照秦锋之前的规划,己方的火箭出工厂的时候,就完成了全部总装,发射场只需要把卫星或者飞船放上去,然后测试,就能送到发射台上。
长征二号之前用铁路运输,就是这个模式,现在用安-225运输,也是这个模式,以后海运,也没有问题,但是,更大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