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业

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方所的新生(2/5)

“油费是基地出的,你们支付的钱,主要是飞行员和上级领导的补助。”

李铭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外快啊!

把军队的运输机当做自己的运输机干私活,这种事情,要是在东方,足够进去蹲个十几年了,而在这里,反而是稀松平常的。

看到李铭的感激,尼古拉并没有多说,等这些飞机从东方返回的时候,就会运输大批东方的轻工业产品,回来的利润更大!

这些都是秦总安排好的,不过没打算告诉眼前这些人,毕竟是干私活,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前面是安-124,后面则是伊尔-

如果没有前面这架大型运输机,会感觉到伊尔-76就相当大了,现在一比……伊尔-76就是小弟弟啊!

伊尔-76只有尾部的舱门可以打开,需要运输的飞机直接从尾部舱门被拖上去,运输机内部就满满当当了,其实载重量还有很大的富余,但是这空间占得太多。

安-124运输机的机头和机尾都能打开,所以,可以从两边同时装卸,虽然内部的货仓长度并不足以同时停放两架,但是内部很宽,两架可以错开一定角度,就都塞进去了。

其他的配件,包括起落架、发动机、航电等等,都一股脑地装了进去。

两个小时后,两架运输机升空,带着李铭等人离开了二毛国内,一路向东。

东方,公主坟,飞机楼。

“这个秦锋真厉害,就没有他干不成的。”林老笑呵呵地说道:“只做到了还不是他的风格,还得用最少的成本做到,三十万美元,就把三架飞机给弄回来了,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没错,虽然是海军型,但是第一架的主体还和陆基型很相似。”张领导开口:“这是给咱们空军出难题啊,以后他们要是真仿制出来了,咱们是装备呢,还是装备呢?”

“老张,你这说的是一个意思吧?”

张领导笑了笑。

“小锋以前说过,咱们的歼十一战机以后可以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尤其是战斗轰炸机。”林老说道:“我看,这个思路是可行的,歼十一这种双座战斗机,天生就有轰炸机的改装潜力,可变后掠翼还让它拥有超低空突防能力,正好弥补咱们的空白啊!”

“那歼轰七呢?”

“歼轰七便宜,用来大量装备,歼十一昂贵一些,用来承担重要任务,既然有了,咱们当然都得要!想想前些年,咱们是想要什么没什么,现在,咱们是选得眼花缭乱,还得感谢小锋啊。”

一切都是秦锋的功劳,他靠着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东方的航空工业局面!

“是啊,秦总是厉害,不过,咱们不用犯选择困难症,海军才是最头疼的。”

海军一直都想要舰载机啊!

现在的歼十一,在海军手里虽然依旧布置在陆地机场,但是一旦有了机会,航母有了,直接就能上去!

原本海军有歼十一就够了,结果,苏-27来了,还有专门的折叠机翼舰载款,那海军是选歼十一,还是选苏-27的改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