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业

第两百六十九章 胶鞋成了对抗通胀的硬货?(3/5)

“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咱们的胶鞋原料和人工,得折合四块钱一双才不会亏本,不过现在,为了给国家做贡献,咱们胶鞋厂宁可自己吃亏,我们按照三块八毛一双的批发价卖给大家,不过,每个单位和个体户最多只能进五千双!”

“五千双就够了。”

“三块八是良心价!”

“秦总为国为民,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

秦锋好奇地看向这个喊话的人,戴着墨镜,花格子衬衣牛仔裤,骑着一辆天夏三轮,看起来是个脑子灵活的个体户,厉害啊,能把官话套话说得这么的漂亮!

“大家放心,哪怕排到最后,也能拿到货,不过,你们拿到货之后,卖完了再来进货,如果被我们发现囤积居奇,坐等继续涨价,就会被拉入咱们胶鞋厂的黑名单,以后别想和咱们胶鞋厂,还有咱们太平洋集团做任何生意!”

“秦总放心吧,拿到鞋,咱们一双就卖四块钱!”

“对,咱们不当黑心的商人!”

队伍终于开始移动起来,前排的车辆开进去,开始装货,后面的车辆看着满载鞋箱开出来的车辆,目光中充满期待。

不着急,总能轮到自己,五千双,只要压上一个月,就能卖到六块钱一双,每双赚两块多钱,立刻就能变成万元户啊!

赵娇带着潘主任进去,交给别人处理伤口,她帮忙接待客户,很快销售工作就是井井有条。

看着眼前的一幕,秦建国心情复杂。

夜幕降临,平旺镇胶鞋厂后面,某个院落里。

“来,阿娇,尝尝妈的手艺,你们结婚后就在首都那边忙,不怎么回来,妈帮忙照看胶鞋厂,也没法去市区看你们。”王萍说着,又端过来一盘炒饹馇。

“嗯,妈,不用忙了……我和您一起去厨房……”赵娇看着忙活的王萍,又要站起来。

“不用,还有最后一个菜,你们先吃着聊着。”

桌上,秦锋没有在意这些细节,跟父亲聊着天。

“前几个月,咱们胶鞋已经开始滞销了,库存很多。”秦建国说道:“如果不是各种产品都在涨价,我还得找你想办法解决销路,还是你沉得住气,让咱们先压着货,果然,不仅仅能清了库存,还能卖不错的价格。”

秦锋的老爹思想转变的够快,经历过去年的滞销危机,才不会被某些大道理忽悠。

去年的时候,一双胶鞋还只卖两块钱,现在已经能卖到三块八,一双就算是只赚两块五毛钱,那外面客户也能买走库存的一百万双,这就是两百五十万的利润,当然了,现在胶鞋厂主要靠防穿刺的户外山地靴赚钱,尤其是出口生意,这胶鞋就算是滞销,也不会关系到平旺胶鞋厂的生死存亡。

“咱们国家这么多人,按说不应该这么快就饱和啊。”秦锋有些奇怪。

“客户都夸咱们胶鞋的质量好,穿两三年都不坏。”

听秦建国这样说,秦锋突然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这里:产品的质量太好了!

在后世,很多产品都会刻意地把控质量,不能让质量太好,否则用户买回去可以传三代,那等到人手一个之后,商品就卖不出去了!

手机用两三年必须卡,电池一天得充三次,还不让你换,直接和机体做到一起,衣服穿一年就会过时,得换新的,甚至就连一块毛巾,上面的使用说明都写的清清楚楚:为了保证健康,请您一个月换一块!

咱们生产的胶鞋,却有着相当好的产品质量,买过一双就不买了。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各种产品都在涨价,各种货物都被疯抢,只要能弄到手里,过几个月价格更高,胶鞋反正也穿不坏,保存时间长,更是成了抢手货,用金融学的观点来看,这胶鞋就是对抗通胀的硬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