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都败了,在这种近乎三面合围的情况下,杨玄感可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跑得了。
所以,他也是在自救。
他自信的觉得,以他的勇猛,这次表现之后,应该可以从容撤退!
除了杨玄感,大将吐万绪、鱼俱罗等也挺身而出,带领麾下还没有乱套的军队填了上去。
李景、樊子盖乃至李渊、裴矩等人也都各展其能。
这些名将和精兵,充分展示了从南北朝大浪淘沙下来的军事贵族和百战强兵们的实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隋军竟然得以重整后军,重新有了一战之力。
不过,隋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杨玄感在转身欲逃的时候,被黄忠射中后心而死;吐万绪、鱼俱罗等大将也战死阵前,他们所率领的军队,也基本损失殆尽。
隋军的前部人马,也近乎全军覆没。
只是一场接触战,大隋就损失了二十余万人。
令人扼腕的是,杨广并没有抓住臣子们拼命所换来的机会。
杨广慌了,他在是战是撤上犹豫了。
杨广并没有把军队压上孤注一掷的去决战,而是命王仁恭率军殿后,他则亲率大军选择了撤退。
这里的殿后,其实和送死并没有差别。
作为忠臣,王仁恭只能够领命。
王仁恭想要据营死守,等掩护隋军主力过河后再进行突围,但是士气低迷的军队很快被诸葛亮所部击破,王仁恭被手下杀死,拎着他的脑袋投降。
而这个时候,杨广的大军过河的也不过三分之一。
等杨广大军二分之一左右过河的时候,河西的大虞军也终于发动了进攻。
兀突骨的象兵一马当先。
经历过多个世界遴选培育的巨像,辅以108枚再生核催动的重甲,就是战场上的重装怪兽。
不要说强弓硬弩了,就是这個世界的床弩,都不一定能够破得了防。
象群冲锋之下,所向披靡,敌莫敢当。
少数的隋军想要用长矛等抵抗,但是长矛刺在重甲上,只是冒出火星,矛杆却随即崩断,持矛的将士也被大象踩成了肉泥。
行动如风的重装战象就已经够可怕了,战象上面的兀突骨等巨型战士,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挥舞着重型武器,所向披靡,一扫就是一大片。
在级别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体型的优势是十分可怕的。
几十米长的陌刀,扫过去就是人马俱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