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第三百六十一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2/3)

齐王建所不知道的是,田儋大军一行动,便有情报传了出去。

最终,仓促出战的田儋所部与勇猛精进的陆逊所部在潍水相遇,双方夹潍水列阵。

陆逊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游,翌日,命于禁帅军涉水进击田儋军阵。

于禁作为大将,虽然历史上留下了污名,但是练兵和临阵指挥能力,都是出类拔萃,总体能力在五子良将中起码处于中游,只不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和战略布局能力相对较弱。

换言之,他最适合的角色应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那类的角色,当然了,只是带领本部人马作战的话,能力也极为不俗,至少于禁所部要比李通、阎行、朱灵等部还要精锐一些。

知道情势危急的田儋出兵迎击,想要“半渡而击之”。

于禁所部佯装败退。

这让田儋看到了破敌之机。

田儋觉得籍籍无名的陆逊可能就是個只会水战的纨绔公子,根本就不懂陆战;于禁所部败而不散,绝对是一股精兵。

两者一结合,田儋推理出了事情的真相:不懂陆战的纨绔子弟逼迫沙场老将冒险攻击,沙场老将被击败,只能集结精锐而逃,但因为这股士兵够精锐,所以败逃的时候还没有大溃。

所以,他田某人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溃大虞军精锐,锁定胜局。

田儋亲自率领技击士等精锐渡潍水追击于禁,却不料他的这个决定将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境。

一直在等这一刻的陆逊瞅准时机,命人决开壅塞潍水的沙囊,奔流的河水顿时将田儋所部截为两段,田儋的主力没能渡过潍水,渡过潍水的只有寥寥三万人。

陆逊趁势指挥大军对田儋所部发动猛攻,于禁、李通、阎行、朱灵等奋勇出击,本来就战斗意志薄弱的齐军半数选择投降,半数则和田儋慷慨赴死。

至此,潍水之战,已再无悬念。

作为此战主力的于禁所部虽然损失较大,但却是首功,整体而言,大虞军也是占了绝对的便宜。

大军趁势渡河攻击,西岸齐军见田儋所部被歼灭,早就人心惶惶,面对大虞军的猛攻,有的投降,有的则往四处逃散。

潍水之战,对于齐虞战事而言,绝对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战斗,但这场战斗在另一场战斗面前,就显得小场面了。

大虞皇帝陛下董璜亲率上万艘战舰,出现在渤海,大军一部分沿济水水陆并进,一部分登陆后直扑临淄。

所过之处,几乎没有遇到足以令大军停顿的抵抗。

事实上,齐国临淄以北的沿海地区,根本就没有海防。

眼看虞国大军距离临淄还有三天路程,派人要求田儋回援,却只得到田儋兵败战死消息的齐王建和后胜面面相觑。

后胜终于想起了方善的“好言相劝”,他明白,这个时候劝齐王建投降,还有活路,如果还有其他妄想,绝对死路一条。

“陛下,大虞向来以仁义著称,投降大虞的,不论是楚王还是春申君父子,都有食邑,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啊。”

后胜忍不住劝说道。

“是楚王的母亲享用不尽吧?”

齐王建忍不住怒哼一声。

末代楚王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楚幽王熊悍,他的母亲就是李园的妹妹李嫣。

董璜在楚国朝堂当众凌辱李嫣、肆意凌辱楚考烈王后宫的事可是传的有鼻子有眼,曾被很多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董璜并没有那么荒淫,只是董璜也确实享用了李嫣这个风姿妖娆的楚太后。

齐王建的话,却让后胜心下一哂。

十分了解齐王建的后胜明白,齐王建这么说,恰恰说明了他心中的畏惧与降意,只不过是对投降后的生活有所疑虑罢了。

“大王的母后,可是臣的姐姐啊,如果她还在世的话,为了大王自然愿意付出一切,臣还苦恼没有一个漂亮的女儿能够让大王让大虞皇帝看上呢!”

后胜给齐王建吃了一颗定心丸:“大虞仁义,可从来没有传出过凌辱君王的事情,当然,如果大王的女儿能够嫁给大虞皇帝陛下的话……”

然而,后胜的话并没有完全说动齐王建。

田氏几百年的基业哪里能说放弃就放弃啊。

“相国,大齐真的没救了吗?”

齐王建握住后胜的手,泣不成声。

但凡有一点儿可能,他也不愿意当亡国之君啊。

“大王!”

后胜也有些不耐烦了,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西面北面,全是大虞皇帝陛下的军队,大虞水军连济水都阻断了;西面田儋已经把大齐最后的精锐葬送了,敌军早已经过了潍水,正磨刀霍霍呢!南面,则是群山,不知大王可愿与臣孤身逃亡山中,效仿那伯夷叔齐之事?又或者侥幸逃到鲁地,再被抓住凌辱?”

“这……这……”

齐王建一下子摊在地上,失声痛哭。

六神无主的他犹豫再三,在董璜大军距离临淄还剩一日的时候,选择向大虞投降。

齐王投降,齐国剩下的土地大都传檄而定。

齐人埋怨齐王听信后胜及其宾客谗言,致使齐国败亡,就编了一首歌谣:“悲耶,哀耶,亡建者胜也!”

至此,单就领土来讲,传统的九州地区,大虞已经十分天下有其六。

因为这次大虞进兵稳准狠快,大秦又有赵姬、华阳夫人拖后腿,导致大虞灭掉齐国之后,秦国都还没有做出决定究竟要不要出兵救援。

齐国灭亡之后,已经不想再装了的董璜,命令韩王安及魏国魏安釐王之子魏景湣王魏午分别向大虞献国。

这时有鲁诸儒生议,刻石颂虞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董璜一听,封禅泰山?刻石勒功?

好啊好啊!

于是董璜前往泰山封禅,从者,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

这让陈琳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你们这些外来者竟然敢跟我比拍马屁,哼,走着瞧!

于是,一场花团锦簇的马屁大战正式展开。

第一回合,陈琳以跟了董璜三十多年的马屁功力,让这些儒生丢盔弃甲。

于是,这些儒生请来了衍圣公的祖宗……

多年嘴炮与马屁功夫冠绝大虞未尝一败的陈琳,第一次吃到了战败的苦果……

文盲董璜乐呵呵的吃着瓜,前往泰山封禅。

期间,觉得自己行了的儒生们想要让董璜遵守他们的古礼,结果被打了一顿。

之后,心情更愉悦的董璜在泰山正式接受了被俘虏圈养的楚幽王熊悍、几乎算是流亡的魏景湣王魏午、投降的韩王安、投降的齐王建以及被廉颇送来的燕王喜的投降。

封禅的时候,董璜还福灵心至,册封了贾诩为东岳帝君。

东岳泰山,在传统神话中正是死者的归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