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的行动,让大秦上下愤怒无比。
接连丢失两个郡,这可是大秦立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损失,但偏偏这两个地方大秦鞭长莫及,黔中郡基本上是没救了,但是巫郡必须要抢救一下。
于是,蒙武被要求尽快进入巴蜀,在巴(重庆)整备军队,尽快夺回巫郡。
王龁、麃公也被要求迅速出兵。
王龁、麃公所部共三十万,其中有五万锐士,还有一部公输家的机关兽部队。辅兵则有上百万之众。
秦之锐士是战国时代诸国的最强精兵,这次秦国也是下了血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辅兵大部分都是秦国战争代行者的士兵。
秦国的战争代行者倒了血霉。
在别国的战争代行者,大部分都能够成为小封君啥的,还颇有自主权,能够带着自己的兵马打仗,但是秦国却不允许封君有自己的大量兵马,也不会让封君率领自己的部队成为秦军的建制单位,更要命的是,秦国要出兵,会直接要求哪些人去服兵役。
这些战争代行者大都有爵位,结果大部分没有找到足够有力靠山的战争代行者就被强行征召成了秦军的基层军官,往往还是那种打不过属下的军官。
这意味,一旦遇到战事,这些之前作威作福当过gāo • guān的战争代行者必须要像普通的秦军基层军官那样冲锋陷阵,而且还没有原本属于自己的武将、士兵的保护,危险度猛增。
不过有失必有得,这些人因为是被编入了正规军中,因而可以全面系统的学习秦军的基层军阵,虽然是从行伍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入手,但这种系统学习的机会却很难得。
毫无疑问,如果日后立下军功能够升职的话,甚至可以全面系统的学习更高层面的军阵组合。
聪明的战争代行者立马想方设法让自己手下的武将、自然人士兵加入秦国正规军,哪怕都被分散开来,也在所不惜;他们的空间兵也被尽可能的送到辅军中。
更聪明的战争代行者则在征兵的来之前,就砍了自己的手脚之类,形成残疾的事实,从而躲过了征兵,然后把自己的手下送入军中。
最聪明则成了大臣、武将们的门客,也将手下送入了军中。
总而言之,因为秦国的特殊体制,不仅从某种程度上“消化”了战争代行者的军队,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战争代行者们的斗志。
因为理论上讲,只要立下足够的功劳,那可是连秦之锐士的军阵都能够学到手啊。
试想一下,就算是秦国只有一万战争代行者,只派了五千武将进入秦军之中,那也为秦国增加了五千起码能够指挥几千人马的人才啊。
更何况,加入的只多不少,如果加上战争代行者以及战争代行者麾下不可能只有一个武将的现实,秦国起码多了三五万有不错的军事指挥水平的将领加入,这些人除了不会军阵、实力境界也不是特别强力之外,不论是指挥水平还是战略眼观、格斗技巧都十分优秀。
再加上各个战争代行者积累的七阶、八阶兵和自然人的大批量加入,以及数以万计战争代行者城邑的出现,秦国得到增强可想而知。
与秦国相比,楚国、燕国对战争代行者的利用就堪称儿戏,燕国是直接反目成仇,楚国则是让战争代行者成了小诸侯。
小诸侯看似比秦国的战争代行者实权重,但能够学到强大军阵的可能也会更低。
二者相比,很难说孰优孰劣。
但能够系统的学习军阵,绝对是战争代行者梦寐以求的事。
加入秦国的这些战争代行者的将领们,如果能够一路大战活到秦始皇完成统一,那么恐怕都能够成为中级乃至高级将领,甚至学到了秦锐士的军阵,到时候该有多强大,可想而知。
而这条路,或许才是空间给战争代行者们安排的最正统的出路。
这个任务空间其实主要是为了练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