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孩子都十来岁了,过三五年就可以娶妻生子了,现在确实占不上便宜,但孙子还真不好说,万一将来有了孙子可不得跟着村里的孩子一起念书嘛!
村长看杨老头一句话就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感激地冲他笑笑,道:“若是没人反对的话,那就这么办,在村里祠堂边上圈一块地,弄个学堂,建房子的事情让杨有和杨军负责,其他人帮忙,咱自己干,不用请人,也花不了几个钱。
至于请先生.”
杨老头道:“来贵在麻浦书院念书,现在一年束脩是二两,我问过何掌柜,麻浦书院的先生一个月束脩是五两银子,但这是请秀才的价,若是请举人上课,一个月要八两银子,逢年过节还要给各种礼。”
“嘶!这么贵!”村民惊了,还有人打起退堂鼓。
李氏道:“那是麻浦学堂先生的价钱,我们这种小村子,不用跟人家比,依我看,咱也请不起举人老爷,请个秀才公就差不多了!而且这秀才公指不定还请不到呢!”
他们平安县统共就那么几个秀才,这两年倒是多了一些,可人家都是家中宝贝,全力供着的,不一定愿意来他们这里。
“那请个童生总可以吧!多少给孩子启蒙教点东西,不然人家学堂也不一定收啊!而且县里那么远.”张氏退而求其次,在她看来肯定是秀才最合适,但实际情况摆在那里,还真没招。
村长仔细琢磨了良久,拍着大腿起身,“先把村学建起来再说!连房子都没有还谈个屁!对了,杨江,明日大家都上你家吃喜饼去!”
杨老头满面红光,使劲儿点头。
一家子回到老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