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后来南明坚持了数十年,可实际上自崇祯后大明已经没了。大明亡国,宗室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慎锥可不想和大明一起陪葬。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朱慎锥这两年一直做着准备,现在萨尔浒的消息传来,更让朱慎锥心中急迫非常,在这里乱世里,朱慎锥打算放手一搏闯一条生路。
清晨,鸡鸣。
朱慎锥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洗漱后,他来到院中先打了一套拳。
说起这个拳法,还是父兄传授于他的,朱慎锥从小就练。
和后世的那些拳法不同,这套拳简单利索,根本就没什么套路,来来去去也就十几个动作,求的不是好看,而是快捷、迅猛、一招制敌。
反复几次打完,朱慎锥的身上出了一层薄汗,他收了势平复了呼吸,随后从一旁取出根木棍。
这根木棍不长不短,约莫四尺三寸,是枣木质地。
枣木在北方很是常见,枣木质地偏硬,用来做家什是最好不过,比如常用的擀面杖之类大多都是枣木所制,朱慎锥手上的这根枣木棍鸡蛋般粗细,握在手里刚刚好。
朱慎锥站在院中,深吸口气再缓缓吐出,开始起式练棍。
他练棍的招式和刚才的拳法同样简单,来去也就戳、压、架、挑、劈这五个架势。
按理说,真正的棍法远不止这五招,普通的基础棍法的起码有十三式,但朱慎锥完全舍弃了那些繁琐的招式,这两年来专练这五式,其关键在于两点,一点他这根枣木棍虽质地坚硬却缺乏弹性,许多繁琐的招式没办法施展。二来,朱慎锥这么练也是有针对性的,他的招式需简不需繁,简简单单把这五招式练到深处,反而最为实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