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76章 透彻(4/5)

更别说这位文人还是全国都有名气的陈凡。

他亲自作为向导,带着陈凡从一楼逛到四楼。

然后满怀热情地帮着把几个袋子送上车,还挥手目送陈作家离开。

……

陈凡开着车,看了看后视镜里、后排座上的那些个袋子,莫名有点心虚。

其他东西还好,无非就是一点帽子、杯子、折叠小刀、手巾等旅游纪念品,不过给姜家两姐妹带的,却是两块带日历的梅花表。

据那位经理介绍,这种进口手表最便宜的地方在上海,一块瑞士梅花表要290元、浪琴表276元。带日历的17钻手动梅花是319元、带日历25钻要430元,而且还不带原装钢表带。

所有的进口手表都要手表票和工业券。

这种东西运到内陆,谢谢!还要再加20元!

加钢带再加10元!

而陈凡选的那两块价值460元的25钻梅花日历手表,不仅要手表票和工业券,好像还要什么侨汇券?

大家都知道外汇券,就是有海外关系的亲朋好友寄了钱过来,人民银行会自动根据当时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用外汇券的方式给你。

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拿到外汇的。

而外汇券出现的时间,是在1980年4月份。

但是在此之前,从50年代开始,就有侨汇券发行。

侨汇券跟外汇券有很大的区别,外汇券是可以直接当钱用,不需要另外支付票证。

而侨汇券的作用跟票证有点类似,使用的时候要用钱配合,单独是没法用的。

在外汇券出现之前,侨汇券就是一种“特殊权力”的象征。

恰好,陈凡买的这两块手表,都需要用侨汇券结账。

但是陈凡没有,经理也没要。

因为作协兜底了啊!

陈凡将两块梅花表揣进兜里,一溜烟往回跑。

反正交出去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再多写几篇文章交差!

……

第二天的会议,是商讨两个月后去首都参加全国作协复建会议的相关议程。

文化厅和宣传部的领导已经不在这里,何青生坐在主席台上,正色说道,“这次会议,说重要也重要,是十几年来作协的大事,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拥护上级领导做出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