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374章 有个建议(3/4)

我们回来的路上老汪就说了,2000块钱,修理厂不仅一分钱都赚不到,很可能还要倒贴一点点。”

当然不会是真的倒贴,只是在账面上不划算而已。

回头只要在木料方面适当调整一下,把账抹平,就可以做成盈利。

否则的话,哪怕是田书记亲自出马,做了赔本的生意,跟上面也交代不过去。

不过如此一来,水运公司确实做了很大的让步。

陈凡点点头表示明白,香烟在手指间转动,抬起头笑道,“还是修理厂经验丰富,改造一艘船,一个月就能全部完成,这么说,9月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第一艘船下水,然后等到10月底,汪师傅他们打造的新船也能下水。”

杨书记此时笑容满面,早已不见了刚才的愁眉苦脸,哈哈笑道,“这可是两艘大船,再多活禽都能运出去,而且只要有水道的地方都能送货,以后就更好卖了。”

他话音未落,陈凡便看向门口。

叶树宝、安全和杨兴秀先后走了进来。

人还没进门,叶树宝就大声笑道,“什么事这么高兴,我还在院子里就听见你在笑。”

杨书记当即将情况说了,叶树宝也立刻振奋起来,“这么说,不需要等两个月,我们就有大船可以用?!”

张队长咧着嘴笑个不停,一个劲地点头,“可不是吗,无论如何,两条大船肯定够用。”

看着所有人都笑成一片,陈凡坐在边上微笑不语。

两条船就够用?

如果卢家湾的副业真的能按照他的设想发展起来,除非再来一支10艘以上的船队还差不多!

等笑声停歇,安全又扔给陈凡一支烟,再拿出一张纸递给他,“这个是初步定下的工人名单,你先看看都合不合适。”

陈凡接过来看了看,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其中还包括了个人简介,比如年龄、是哪个小队的、家庭情况,以及必不可少的队长评价等等。

这个东西肯定是安全加上去的,要不然叶树宝可不会想那么多。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人,其中好些人他都认识,可能想都想不到要写这些内容。

陈凡拿着扫了一眼,心里便有了底,他将纸递回去,笑道,“行,就按照这个办,我没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