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左思右想,甚至过年的时候试着写了一段,然后果断将稿纸丢进炭炉,放弃了这个想法。
没办法,性格是天生的,让他写这种东西,确实写不来。
如果为了赚钱,他还不如去写武侠呢,武侠也能爆火啊,而且套路还简单。
基本上都是“开局遭遇灭门独剩一人,恰逢高人搭救(一般是天下第一、二、三高手),苦修十年,出江湖复仇。复仇的过程自然并不顺利,但是没关系,有奇遇在前面等着,不是掉到悬崖底下得到武功秘籍,就是遇到濒死的高人临终传功,又或者江湖美女连人带宝藏一起送。等将所有的好处都拿到手,最后终于报得大仇,携N美加无数金银财宝退隐江湖。”
就照着这个套路写,绝对比伤痕文学卖得还火。
而且伤痕文学也只火了那几年,几年之后,就算真受过伤的也看腻了,纷纷转而投向《知音》的怀抱,何况没受过伤的。
论生命力,比武侠差远了。
所以计划调整,陈凡当即抛弃了伤痕文学。但是写武侠的最佳时机又还没到,他便决定先写点“乡土文学”,看看能不能养个笔名出来。
这样等过几年恢复文联和作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打入进去。
要知道不是只有作家才能加入作协,凡是公开发表过作品的都可以,所以那里面的大佬可不少。
无论是哪一级的作协,都能撬动无数资源,只要他加入进去,跟那些人打好关系,这些资源就能为他所用,之后再换个马甲转战“通俗文学”市场赚钱,就可以一帆风顺。
计划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