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

第 章穿章了,没有用的一张(2/4)

然后我们在说说飞钱。

飞钱又称呼为便换,便钱。

类似于汇票。凭纸券取钱而不必运输,钱无翅而飞,故曰“飞钱”

当时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在京师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回本道合券取钱,称为“一飞钱”。

飞钱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唐代的飞钱实际上是一种票证,类似于今天的银行汇票。

飞钱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两种形式:

一是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券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

二是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此牟利。

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