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地?这辈子罗天赐变成你的弟弟,就恨到心里去了?
啧,若是血缘这玩意这么重要,也不见你疼闺女啊?但凡你稍微重视一点,她们姐妹几个的人生也不会过得
那般凄惨。
大丫看得头都大了,悄悄挪过去,将三丫挡在身后。
也不知道三丫哪来这么大的戾气,她们爹现在不打人了,明显改变那么多,要三丫还是恨得不行。
有时候她甚至怀疑,如果不是为了她们姐妹几个的名声,三丫可能会将她们爹身上的血肉都咬下来泄愤。
不仅是对爹,甚至对于娘亲,三丫也很冷淡。
大丫不是不知道她们爹是个不合格的,娘也不是合格的,可她们摊上这样的父母,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世道只讲究子女对父母孝不孝顺,从来不管父母合不合格,所以作子女的不能憎恨父母。
她总是害怕三丫对父母的怨恨会被人发现,一旦传出不孝的名声,三丫将会寸步难行。
**
牡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要巴结,她直觉能分辨出来。就像她第一次见到罗家明的时候,直觉告诉她,只要攀上这个人,她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罗家有的是钱,罗家明出手又大方,本人也生得英俊潇洒,她当时刚二十出头,正是年轻的时候,自然会情不自禁陷进去。
或许更多是为罗家的财,还是为罗家明本身,她根本分不清。
直到在何三娘家,她那英勇的一推毁掉罗家明后,她知道罗家明绝对会恨上自己,相比起在他身边、让他出气以换取他的原谅,她当然是第一时间跑了。
原来她确实更爱罗家的钱,她就是这么浅薄虚荣、贪图富贵的女人。
所以她很机智地卷起自己多年赚的皮肉钱,跟方得权跑了。
这年头兵荒马乱,户籍管理不严,她大可跨省去找个山沟角落躲起来。
但她吃不得苦。
牡丹说服自己,乡下那种地方人少,大家互相都认识,多个人出来,能八卦到祖宗十八代,闲言碎语烦都能烦死人。
还是大城市好!
大城市的人多,人来人往,不爱交流,别说多个人,大江里死十个八个人都不稀奇。
于是她说服方得权去从军,跟着他跑到平锦城。
其实她想跑得更远些的,平锦城离榴花镇还是太近了,但方得权的妹夫宋局长在平锦城有人脉,能将他塞进军部。
当时方得权安慰她:“等我升官,位置更高些,就不怕罗家了。”
方得权在榴花镇抓革|命|党的功绩让他进入相关的部门,职位虽不高,但抓住一个革|命|党,就能得到大笔赏金。
两人来到平锦城后,很快就在这里安定下来。
牡丹于是有了新的期待,她想当正头娘子,但方得权只想纳她为妾。
方得权现在有权有势,来往的人不乏达官贵人。
毕竟方得权
现在所在的部门,就像古时候的东厂,没人看得起,但也没人敢得罪,敢得罪的,一个罪名下来谁也吃不消。
在那些达官贵人的忌惮之中,方得权开始膨胀,以为自己也是什么大人物,人人必须避让他、讨好他。
见识过外面的精彩后,又拥有无上的权力,方得权开始觉得牡丹配不上自己。
再者,如果让那些同僚知道他的妻子曾混迹风尘,这面子里子都会丢光,牡丹现在不得不依靠他过日子,给她一个妾的名份足够了。
方得权开始相亲,那些名门闺秀他不敢肖想,出身清白的商人嫡女,上过大学的女大学生,他还是配得上的。
他现在都是大人物,正妻当然得讲究一些,妾的话,出身青楼红楼都没人理会,反正都是玩意儿。
牡丹得知后,为此伤心了好些日子。
当初方得权勾搭她时,可不曾嫌弃过她的出身,果然男人发达后,都是一个德行。
牡丹越想越不甘心,方得权现在混得那么好,她的功劳是最大的,如果不是她提议他离开榴花镇,他怎么可能混到现在的地位?
而且方得权还长得那么难看,正妻之位也就罢了,要是给他当妾,那她还不如去找个地位比他更高、生得比他更好看的,她干嘛非得吊死在他这棵歪脖子树上?他以为自己是罗家明呢?至少罗家明有脸有钱。
虽然方得权所在的部门地位特殊,其实官位并不高,不仅没有多少钱,也没有脸,她干嘛要委屈自己呢?
在方得权不知道的时候,牡丹开始盘算着找下家。
等再过几年,她就要三十,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
在又一次跟方得权大吵一架后,牡丹终于决定离开方得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