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李秀宁和李清照说了什么,反正李清照是赖在了李清家里不走了。
有时候李清也不是很了解自己这位好姐姐的想法,为什么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他家里塞女人。
脑子长在别人的颅内,李清也没办法干涉,毕竟这是李秀宁的自由。
从哲宗朝回归之后,李清便开始准备前往宋钦宗赵桓的时期。
宋徽宗暂且不着急,毕竟靖康朝也不属于他的年份,所以他这一块儿并不属于当务之急。
听说去靖康年间,所有人都打算过来帮帮场子,就连李隆绪也不例外。
毕竟金国和辽国也是有仇的哈,李隆绪想去帮场子也不意外就是了。
从嬴政处借调了一个师的秦军,司令官是王翦;刘邦也派了一个军,由淮阴侯韩信带队。刘备这边派出了关羽和张飞,同样带了一个师意思一下。
李世民也调了天策军的一个师意思意思,李小三召集来一群胡人士兵,挤眉弄眼地说有大用。
老朱也派了一个军过来支援,无论是谁打女真,他老朱都要帮帮场子。
结果当天半夜的时候,白时中还有李邦彦便连夜进宫,劝说赵桓逃跑。
这一走,北方的土地就别想再收回来了。
不留不行啊,皇帝一跑,京城里的士气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李纲答:“白时中与李邦彦虽然未必熟悉军事,然而身为宰相,抚慰将士,抵抗金兵,乃是他们俩人的职责。”
看来我大宋还是有忠臣的啊!
这话骗骗别人也就得了,骗李纲属实是做不到。李纲多聪明一人,他俩想的是什么东西,不用猜都能知道。
在赵桓即位之后,赵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溜出东京城。他的腿脚相当灵便,一路上像是耗子一样,先蹿到亳州,再蹿到镇江,速度直逼西方记者。
兵临城下之时,赵佶惊恐地拉住蔡京长子、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真想不到金军敢这样长驱直入!”
赵桓无奈,只能暂时安抚李纲表示自己不会跑。他对李纲说道:“朕今接受卿的请求留下来。治兵御敌之事,由你全权负责,万万不可稍有疏忽。”
其实赵桓也想跑,结果被李纲逮了个正着。
于是,赵桓就这么不情不愿不明不白地成为了大宋的皇帝。
李纲一下子就冲了上去,拽住赵桓的袖子,一边流泪一边磕头,以死相逼来挽留赵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