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拷打广神功绩,杨坚暴力输出(2/3)

朱樉那边拎起皮带,带着朱高煦和朱高燧,邪笑着沾了点盐水,噼啪开抽。

“放tā • mā • de狗屁。”杨坚冷笑一声:“还关陇集团,这么一个空前统一的所谓‘集团’,我怎么不知道?”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治给打断了。

“我有一个提议。”李清吹了个口哨。

“其实我觉得应该叫唐朝大运河,毕竟这些东西最后都是我们疏浚的。”李小三在一旁举手说道:“谁疏浚就把名头安在谁的身上,明显不公平!更何况因为疏浚这么个河道,杨广累死了无数民夫,这难道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吗?”

也不怪李渊生气,毕竟真正论起来,科举是他李渊开创的。

李清开口说道:“这个还是我来说吧,所谓的‘关陇集团’,是后世的一位学者提出的一个猜想概念,他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其基本盘来自于当年西魏的八柱国。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个集团空前强大,政治纲领统一,能够操纵皇帝的更易,并且牢牢把控着整个国家的上升渠道。”

“姨父,口误。”李渊在他身旁挤眉弄眼:“不是要,是已经遗臭万年啦……”

*来自杨坚的怒气值+10086

“入他娘的……”杨坚觉得不解气,走过去照着杨广的肚子就是一记大飞脚。

打了一会儿,朱樉再次拿起小册子:“哦,还有说他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我了个呸,他也好意思偷科举?”李渊恶狠狠地啐了一口,“我入他婆娘的,把两汉察举制换了个皮改名叫科举,就把功劳偷来了?爷可真是闹麻了!”

“揍他!”李渊大喊一声:“入他媳……”

“咱们从他的罪行,一桩桩一件件地开始数落。”朱樉拿起账本:“嗯,但讲道理,咱们七国寺,是最讲究道理的,不能只谈过失,不聊功绩。”

武德五年唐朝的诏书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己登朝,无嫌自进”自此正式确定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唐高祖武德五年的诏令,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诞生。

“他从洛阳乘龙舟巡游江都,那饱含着民夫血泪的龙舟奢华至极,高四十五尺,分四层,上层有正殿、中殿和东西朝堂;中间的两层有160个房间,装饰豪华富丽,下层是宦宫和内侍的住房,龙舟就像是一座活动的水上宫殿一样华美。”

“每人一小块地?”朱樉下意识就秃噜出嘴。

坏了,心中想法被你发现了。

“唔唔!唔唔!”

“李叔德,这句话你早就想说了吧!”

“有一段运河,木鹅停了一百多次。杨广下令将负责开挖这段运河的官吏和民工五万人,捆绑起来,就地活埋。就这样,所谓的大运河,以无数民工的生命为代价,终于开通成功了。”

科举考试的特点有三:一为可以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二为考试定期举行,三为考试严格。而隋朝的科举……既不能自主报名,二不是定期,三更不严格。如果说隋朝的那玩意儿是科举,那么两汉的察举也是科举了。

“关陇集团?”杨坚闻言不禁愕然:“什么是关陇集团?世家门阀我倒是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