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刃滑过脖颈,鲜血喷洒而出。
三百余名家兵无力的跌落于地,但头颅却都对着将渠棺椁的方向!
燕丹慨然而赞:“好壮士。”
“都是忠义之士!”
燕王喜的声音颇为悲戚:“传寡人令。”
“好生收敛诸位义士的尸首,待相邦下葬之际,将诸位义士一同葬入陵中护卫。”
群臣当即拱手:“唯!”
燕王喜转身看向一众朝臣,声音低沉:“而今秦国势大,我大燕却已与秦交恶。”
“诸位爱卿可有所谏?”
群臣再次默然。
他们就算有谏言,燕王喜也不会听,那何必徒增燕王喜对自己的不满?
还不如等燕王喜先表态,他们只需要支持就行了。
只有燕丹直愣愣的拱手:“父王,求和吧!”
燕王喜轻声一叹:“寡人悔不听相邦、太子之谏。”
“而今秦燕已经开战,又该如何求得和平?”
燕丹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即开口:“而今秦赵仍在开战。”
“我大燕可即刻派遣使臣求见秦王,主动发兵增援秦国。”
“秦国今岁累战,境内收成必定不佳,我大燕也可赠其粮食,以缓和两国关系。”
燕王喜却摇了摇头:“若相邦仍在,寡人定会派遣相邦前往秦国,游说秦王。”
“可而今相邦过世,谁人有足够的声望可令秦王重视,谁人又能有善辩之唇舌游说秦王以盟?”
将渠在各国间的威望颇高。
或者说,燕王喜一朝君臣背信弃义、撕毁盟约的事做的太多了,各国已经对燕国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
近些年来燕国能被各国信任的人仅剩一个将渠!
昔年栗腹战败后,燕王喜求和,但赵王却根本不见燕王喜,直接表示:‘必令将渠处和!’
而今将渠已死,燕丹穷搜脑海也找不出任何一个能让各国信任……
不!
还有一人!
燕丹振奋的说:“父王,儿臣能!”
身为燕丹之师,太傅鞠武顿时就急了:“此次求和乃是事关燕国安危的大事,太子何德何能代表我大燕出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