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六国之战不过是我华夏内战,待我大秦一统,我大秦自当北逐草原,南吞百越。”
吕不韦面露嗤嘲:“草原与百越之所以不是我华夏之地,便是因其土地不适宜耕种。”
“若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后继续对外征战,如何封赏?”
“将草原与百越之地封赏给将士们吗?”
“那究竟是封赏还是移民充边?”
“将士们果真会为了那贫瘠之地而悍不畏死吗?”
“且若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依旧要连年大战,致使生灵涂炭,那这一统要之何用!”
嬴成蟜反问:“但吕相之行事却不像抗拒侵吞天下之意。”
“吕相自任我大秦相邦以来,我大秦增置三郡之地。”
“若我大秦日后果真一统天下,吕相当有奠基之功。”
吕不韦耐心解释:“本相从不抗拒侵吞天下。”
“本相之意,在于大秦绝对不能太早的侵吞天下。”
“在吞并诸国之前大秦必须率先完成内部改革,以新的治国之术取代商君之术。”
“待新的治国之术贯彻上下,即便未来我大秦不再连年大战,我大秦依旧可以有条不紊的运转。”
“本相同样不抗拒征战与军功爵制。”
“在新的治国之术贯彻落实之前,大秦依旧需要依靠军功爵制来维持战意,应对诸国之争。”
嬴成蟜了然:“《吕氏春秋》便是吕相为大秦寻找的方向?”
吕不韦笑而颔首:“然也。”
“本相以道家思想为基石,以无为而治为方向,以周礼之度定人之价值,兼墨家之公平、名家之思辨、法家之治国、兵家之权谋、农家之地利撰《吕氏春秋》。”
“此书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当为治国良策,更可为治天下之良策!”
说起自己的思想,吕不韦越说越激动:“本相意欲花费十年时间,以本相的思想逐渐替换商君的思想。”
“自上而下的废除弱民之法,逐渐放松秦律,让大秦黔首的生活比之诸国都更为优渥,让他们因自己是秦人而自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