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齐的官场环境摆在那里,即使是这些大节无亏的基层官吏,虞子祯也不指望他们能清正廉明到哪里去。
所以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虞子祯还绞尽脑汁请了不少声名远播的避世隐士出山。
这些人她都彻底调查过,以确保对方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在证实了对方人品、才学都确实过硬的前提下,虞子祯一点儿也没摆她的皇帝架子,住在京城附近的,她亲自上门邀请,居所实在路途遥远的,她则是全都写了言辞恳切的亲笔信。
除此之外,她还让各地官衙、学堂长期对外宣传她的招贤纳士政策,但凡是有意入仕,为国家、为百姓出一份力的,她都会让人按照规矩,或是直接把人送来京城,或是让对方按部就班一级一级的参加县、州、国考。
那些会被直接送来京城的,基本都是学识、名声兼备的,这些人要么是已经取得了进士、举人功名,要么就是虽无功名傍身,但学识和人品却已经广为人知。
当然,符合后一种情形的人一共也才只有两个而已,且这两个还是虞子祯直接指名要招揽的。
像那些只是在小范围内有些名声的,当地官府可不会费那个劲儿,出人出钱专门送他们进京。
对待这些人,当地官府基本都更倾向于,“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