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本最让李多鱼头疼的变压器和拉电线的问题,没想这位谢老师竟主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他给解决了。
李多鱼跟县供电局申请,正常走流程走的话,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申请下来,且钱还得自己出。
在谢老师的建议下,李多鱼及时向榕城渔业局提交了一系列申请材料。
他这个养虾厂摇身一变,成了省里重点扶持项目,上面还有大领导四个字批复。
“特事特办。”
供电局这边看到文件后,立马就将他的养虾厂优先级调到最高,原本要走半年的程序,直接缩短到了两个月。
变电器、电缆这些,原本都得李多鱼自己掏钱来买的,现在全部变成供电局提供。
以前李多鱼不懂,为什么老一辈人经常说,做人一定要走在对的路上,现在他总算明白了,人只要走在对的路上,路就有可能越走越宽。
养虾厂建设按部就班进行着,在谢友正老师介入后,李多鱼直接变成了甩手掌柜,只需每周跟他们对一次账就可以了。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尚峰镇的天空始终蒙着一层灰,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
七星湾第一期的养虾厂,终于赶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建好了。
就在这个时候,渔业局的吴局长以及鹭岛水产科技学校的陈校长,居然相约一同前来参观他的养虾厂。
看着眼前近两千平的厂房,吴局长当场赞叹道:“多鱼,你这规模有够大啊,我听谢老师讲,这还只是第一期,听说你还要再建两期?”
李多鱼回道:
“吴局长,是这样的没错,按照规划,这里还会建一栋科研楼与员工宿舍以及一座饲料厂。”
李多鱼平平淡淡说出来的话,却被吴玉平和陈校长给吓了一跳。
“你还打算搞一个科研楼?”
李多鱼挠头,自己似乎有点装逼装过头了,只好轻车熟路地胡扯起来:
“这只是后期打算,我跟港岛那边的养殖专家有聊过,他们说现在养虾最困难的,就是虾苗这一块,有些虾苗天生就带着病毒,随着慢慢长大后,就开始大规模爆发
要想养好虾,就必须培育出优质的虾苗,我搞这个科研楼是专门培育虾苗的。”
吴局长叹口气:
“好像还真是这样的,咱们榕城养虾的也有不少,可收成真的不好,有些投资了几万块下去,养了两年后,连回本都做不到。
前两年,我还拿着文件到处叫人养虾,现在很多地方都不敢去了啊,生怕被那些养殖户套进麻袋里。”
陈校长点头道:“确实是这样没错,目前咱们省真正养虾赚钱的,也就是海欣养虾厂。”
吴局长摇头叹气道:“他们那个虾苗不是自己生产的,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吴局长接着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