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在外围拖,好几次刘运尝试着靠近,立马就有渔民用手电筒给他打信号,并大声喊道:“这里我们下网了,你到外面去拖。”
这一晚。
“这样吧,我先给你一成,另外两成,等孩子出生后,我再一并交给你。”
最终新鲜的大虾,每斤的收购价是三块,而活着的海虾,能用来做亲虾的,每只则是四毛五收。
而李多鱼也打算靠这几年完成前期的资本积累,为接下来的大规模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们只能把那些最大的虾挑出来,放在活水桶里,剩下个头比较小的,就只能放在箩筐里。
“陈家村的陈水桥,海虾34斤,合格的大虾75只,总共一百三十五块七,直接算一百三十六。”
可这些人嘴巴说归说,见越多越多的渔民说自己的渔网全是虾后,屁股就跟坐在带刺的坐垫上一样,连牌都没兴趣打了。
刚才那几个老渔民也忍不住去偷偷看自己的渔网。
李多鱼哼道:“小超,现在可是我们公司二号员工,身价可高了,今晚救一个的话,收费是三十块。”
“发财了,发财了。”
李多鱼笑着回道:“被我们抓没了,总比被别人抓没了好吧,管他那么多做啥,咱们先把钱赚了,揣进自己口袋再说。”
而这一批的大虾品质特别好,不管是死虾还是活虾,李多鱼全都收下来了。
可惜介绍的几个年纪都太大了,赵二牛不喜欢,他喜欢年纪小一点的。
船尾那里,还有一群人在那里喝酒拱趴,作为村主任,李多鱼边抽牌边告诫道:“喝差不多就可以了,别喝高了,下去陪虾兵蟹将啊。”
有些性子比较急的渔民早就已经按捺不住了,时不时就拉起粘网偷看一下,看看有没有抓到大虾。
大家很少在海上这样大规模聚集,都觉得相当的新鲜,仿佛就跟过节一样。
以前有听晓英说过,当老师最开心的,莫过于自己教的学生团结上进,每个都能考出好成绩。
而老陆那艘渔船网,入赘的女婿张元盛正在奋力拉着下网,看到那么多虾,忍不住问道:
“爹,上次你不是说,燕燕有了后,我跟你出海的话,就按七三分,那这一趟,我能分到三成吧。”
陈文超认真道:
“怕什么,有小超在。”
到处都是起网机工作的声音,看到被拉起来的粘网后,一个个嘴巴都张得老大,全都是一句句“卧槽,卧槽”
李多鱼拿着对账本,喊道:
这个问题李多鱼也是有想过的,可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随着大家钱越多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