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多鱼了解,这是考察团考察完长崎的冷链运输后,搞的一体化的海鲜工厂。
用的全都是最新的机械设备,且还有一个上千吨的冷库和制冰厂。
以后,渔民去外海捕鱼的话,可以直接在这里买冰块,不用再跑到榕城码头了,可以省下不少油费。
李多鱼刚到码头,立马就有人跟他打起来招呼来,鱼贩子老张见到他后。
“多鱼,你穿成这样,我差点就认不出来了,这位应该就是弟妹吧,真的有够漂亮的。”
李多鱼点点头,笑道:“老张,好久不见,最近生意还好吧。”
老张感慨道:“怎么可能好啊,没看到后面那个大厂吗,等它正式开业,我们就失业了。”
李多鱼笑了笑。
老张说的还真没错,等水产加工场正式营业后,最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码头这边的鱼贩子。
到时候,渔民会直接把海鲜卖给加工厂,少了一道中间商,还能挣到更多的钱。
老张见到李多鱼后,猛地想起一件事,赶忙说道:“多鱼,你稍微等我下,我给你个东西。”
“不用这么客气我有事,马上就走了。”
没等李多鱼拒绝,老张火急火燎跑到了他那辆专门用来运海鲜的农用车上,拿了一个小木盒过来,直接塞到了李多鱼手里。
“这是朋友送的长白山人参,刚好还剩下一颗,就送给你了。”
听到是人参,李多鱼拧着眉头,在这个年代,人参可不便宜啊,可以说是最贵的药材了。
再加上那些港剧和,把人参的功效都给吹飞天了,开放后,人参的价格就一直在飞涨。
尤其是上了年份的人参,更是比黄金还要贵。
见老张送这么贵重的东西,李多鱼觉得他肯定是别有用心的。
就当李多鱼打算把人参还给他时,老张紧紧握住他的手,一脸认真说道:
“多鱼,这参你可得收着,你也知道这厂搞起来后,我就要没生意了,到时候,你那个海钓的鱼,可一定要让曙光给我多留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