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第二百四十六章 风光大葬(3/4)

下沙村是四方八面逃难来的,宗族观念没那么强,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里,人口数量远超陈家村。

再加上当初码头的选址,成了陈家村心里头永远的痛,对他们来说,仿佛担担岛被下沙村的人偷抢了一样。

而就是在这种互相怨恨的环境下,因为一件极小的口角事件,最终演变成了两村的械斗。

其实,哪怕到今天,陈家村对下沙村依旧有很大的怨念,两村人的联络非常的少。

两个村通婚的极少,加上阿爹阿娘这一对,两个村通婚的不到三对。

陈家村的人很少到担担岛码头这边来坐轮渡,一般都是坐他们村自己的老客船。

且不允许下沙村的人,去他们村所属的那片近海下网捕鱼,双方渔民在交界处碰上了也经常发生口角。

可由于当年械斗死过人的缘故,这些年双方也就仅限于嘴巴上骂骂,大家也不再那么上头了。

老太太离开没多久。

李家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大家该捕鱼的捕鱼,该赚钱的赚钱,就是阿娘的叹息声,明显多了不少。

鲠在喉咙的那根刺拔掉后,她反而有那么点失落,最近总是没精打采的。

李多鱼虽两世为人,可碰到这种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阿娘,感觉有些事情,只能交给时间慢慢去抚平。

而小舅陈冬青上电视后,前去找他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听说水产研究所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队去咨询海带养殖的。

这混蛋可能是自己被问烦了,就把大量的养殖户往他这边引,导致很多人都跑来担担岛找他取经。

前脚,接待完一波养殖户,说不定后脚又得接待一批前来担担岛考察的考察团。

而这期间,他的鳗鱼厂也正式步入了正轨,鳗鱼苗开口后,就是不停地在烧钱。

最为开口饵的红虫要整整喂养一个多月,近十万尾的鳗鱼苗一天要吃三顿,一天就得消耗五十斤左右的红虫,单单每日红虫的成本就要一百块。

从大伯母那亲戚那里获得的赔偿,刚好只有鳗鱼苗七天的消耗。

而村里面那些出去抓红虫的,各个都喜笑颜开,最夸张的一天,有个叫德林的村民,在县里面的臭水沟里捕捞了近三十斤的红虫,一天就从李多鱼这里赚走了六十块钱。

幸好欧哥非常的给力,他也在大竹村帮他收红虫,可卖给他的价格才一块五。

红虫连续喂养了半个月,鳗鱼苗的个头明显长大了许多,跟刚抓来的相比,足足大了三倍左右,食量也跟着增大了不少。

可李多鱼也跟着破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