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用的是那些可以养殖花蛤的沙滩、养生蚝的滩涂,但这些沙滩和滩涂,并不会分给半腰的人。
花生跟地瓜,最多只能涂个温饱,不可能赚到钱,这也导致“半腰”的人很穷,自然就不可能买船之类的。
而第一波走货红利到来时,他们半腰的人,几乎都没有参与。
于是,一步输,步步输。
现在的半腰已经是整个下沙村最穷的地方。
出生在半腰的女孩能读书的,就想尽办法读出去,不会读书的,家里也想让她们嫁给靠近码头那边的,或者嫁给有船的,家族势力比较大的。
而半腰的男人想娶老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连刘小兰的三个哥哥,最大的那个年纪都三十了,依旧找不到对象。
而他们兄弟也很清楚,看起来民风很淳朴的担担岛,却有着很清晰的等级阶层。
像王大炮、李念天这种。
是岛上最有权利的一拨人,在只要在担担岛,就没几户渔民,敢跟他们起冲突。
接下来,就是有船的那一拨人,他们兄弟俩奋斗了很久,这才勉强买了艘舢板船。
暂时摆脱了半腰村民的困境。
可整个担担岛,最让他们羡慕的,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金山,而是李多鱼。
他们羡慕嫉妒的是李多鱼。
明明以前那么混账,名声比他们兄弟还要烂,可怎么就变得这么好,这么优秀了。
其实,他们俩兄弟,不知道多少个夜晚,都希望李多鱼能出事。
抓走货那会。
恨不得他被关进去,那次恶劣天气时,希望他的海带全被打烂,台风天时,希望他的毛竹桩全都拔起来。
可就是他们天天诅咒的这个人,竟然请他们吃炒肉、喝啤酒。
赵家兄弟有点笨。
因为他们甚至没法分辨,李多鱼到底是不是可怜他们,才给他们点的。
赵大海吃了口炒肉后,又灌了口啤酒,想不通的他,已经懒得想了:“反正他们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搞钱。”
李多鱼回到担担岛码头时。
天已经亮了。
而一大早,就正在码头收海鲜的老庄笑道:
“多鱼,你赶紧回家,伱家现在全是人啊,再不回去,说不定把你家都给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