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不修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季平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求月票)(2/4)

为首的中年人手中捏着腰牌,面无表情递回:

“贫僧乃院中知客,夜司首大驾光临,鄙院蓬荜生辉。不知有何贵干。”

板着一张脸,说着场面话,态度给这和尚拿捏明白了。

夜红翎见怪不怪,道:

“本官此行,乃是为了调查一桩案子,具体情况,还要当面与一弘法师详谈。”

知客僧人闻言摇头:

“那不巧了。住持近日闭门研读佛法,概不见客。夜司首有什么话,可与贫僧说,待住持出关,再予以转告。”

闭关?

听到这个回答,夜红翎面色有些难看。

若是正统的修行者,闭关的确并不罕见,但除非是极稀少的“死关”,否则也不至于不可打扰。

而出身“证道院”的一弘法师,并非正统“修士”,所谓的闭关就更像托词了。

夜红翎诚恳道:

“兹事体大,烦请通报一声法师,斩妖司夜红翎求见。”

知客僧面露不悦:

“施主此话何意?莫非觉得贫僧不配与你商谈么?”

夜红翎胸脯微微起伏,终于压抑不住怒气,知客僧却面如止水,嘴角甚至露出一丝哂笑:

“或者,夜司首准备强闯?”

挑衅意味浓厚!

季平安在一旁冷眼观瞧,微微摇头。

心想女武夫方才的话着实太“客气”了,这何止是“不假辞色”,压根就是刻意刁难。

偏生,夜红翎身为堂堂坐井武夫,却只能强压怒火。

还是那句话,她承担不起引发两国冲突的责任,这也是女武夫执意邀请季平安前来的缘故。

在佛门与南唐,“大周国师”这四个字,远比朝廷更有份量。

这时候,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何事喧哗?”

刷——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从侧方院落中,大踏步走来一名身材格外魁梧的武僧,其穿着杏黄色的武僧袍,露出半条臂膀,古铜色肌肉线条优美,宛若铜汁浇铸。

方脸粗眉,不怒自威。

而身为修行者,三人敏锐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淡淡的威胁。

“大护院。”以知客僧为首的几名沙弥忙行礼,解释原委。

而听到“大护院”这个称呼,三人心中明镜般,想起了云林禅院的第二号人物,也是这座寺庙的“武力担当”。

因一弘法钻研佛法,所以明面上禅院最强的,便是出身“罗汉堂”的大护院。

同样考虑到为免朝廷忌惮,历来大护院都只有破九圆满境界,在佛门体系中,走的并非“法”系,而是“武僧”体系。

这会,大护院听完事情见过,浓密如刷的眉头皱紧,看向夜红翎,道:

“夜司首,若我没记错,按照大周朝廷与南唐的约定,云林禅院内,并不归属贵国管辖。”

女武夫一时语塞。

大护院又扭头,目光投向女武夫身旁的年轻男女,目光扫过俞渔时,几乎没有停留——凸出一个不重视。

等看到季平安,迟疑道:“这位是……”

季平安看了眼面带求助的女武夫,知道是自己搬出身份的时候了,闻言从怀中摸出司辰令牌:

“钦天监木院司辰,季平安。”

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前庭之内,因听到争吵而赶来看热闹的一众僧人不约而同,露出诧异的神色,旋即窃窃私语。

季平安!

这下,连此前神色倨傲,一副“宰相门前七品官”模样的知客僧,都收敛了傲慢。

这种变化是如此的清晰,好似这一个小小的“司辰”,竟比堂堂斩妖司首座,坐井境强者都更尊贵一般。

魁梧威严,极具压迫力的大护院也正色了几分,那冷淡的面容上,竟浮现出些许敬意:

“原来是传言中,钦天监新晋的天才星官,大周国师的关门弟子。失敬。”

以佛门的势力,在大周境内虽触角薄弱,但对一些重要情报的掌握,还是很及时的。

神都大赏中,声名鹊起的星官当属此列。

没想到……活了上千年,终究沦落到自己“蹭”自己的光环的地步了……季平安心中吐槽。

很清楚,这群僧人的态度转变,并非因为他的“天才”,或者在神都大赏取得魁首的成就。

而是“国师弟子”这个身份。

虽然听起来很讽刺,但事实就是:

截至目前,在大周版图之外,已故的“国师”的名头,仍旧远比大周朝廷大!

昔年帝国定鼎,处于战力巅峰期的国师南下唐国,北上蛮族,西访妖国,东赴东海。

凭一己之力,打服了周遭各大势力。

这一历史事件,在大周子民们眼中,只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迹。

但在包括南唐在内的其他国度眼中,则留下了一个令人敬畏的庞大“阴影”。

这个阴影是如此牢固,足足压的唐国四百年不敢动弹,笼罩了一代代子民头顶的天空。

而因人生来慕强,这种压迫,又渐渐成为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尊敬。

以至于,饶是国师仙逝十几年后,其形象仍旧在佛门弟子中,有着极大的分量——

即便是神都的“雪庭大师”,与槐院张夫子叙旧时,也还遗憾当年未能一睹国师尊颜。

可见一斑!

连带着,对钦天监这个势力,也相对更尊敬。

反而是大周境内,无论朝廷还是其余四大门派,在国师离世后,对钦天监的敬畏迅速削减。

这时候,目睹禅院众僧的态度变化,立在旁边吃瓜看戏的俞渔嘴角直抽抽,哼了一声,撇开头不说话了。

夜红翎露出羡慕的眼神。

“头陀客气了。”季平安微笑回礼。

在佛门体系中,走“武僧”一道的破九修士,皆可称之为“头陀”,是一种类似于“大师”的敬称。

季平安说道:

“按理说,斩妖司的确无权管辖禅院,但因一桩案子涉及余杭百姓,还望能通融些许。”

“这……”大护院面露迟疑,沉吟片刻,他叹气道:

“既是钦天监贵客开口,又涉及百姓,按理说,我佛门并非不通情理,但一弘法师近来的确在闭门修行,非是托词。”

季平安疑惑道:“哦?”

大护院解释道:

“司辰该知晓,一弘法师师承‘净光菩萨’,昔年菩萨曾传下半句佛偈,要后世弟子参悟,一弘法师参禅半生,始终不得要领,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闭门精研佛法以参悟,而期间为防琐事破了‘空明菩萨境’,故而非极要紧之事,外人不得打扰。”

空明菩萨境,是佛门参禅时进入的一种极深度的冥想状态。

同样,也是一种快速恢复灵素与伤势的术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