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624 进军手机业务(2/2)

“哦,不错,3个月卖了800万,这已经是目前我们掌机的最高纪录了吧?”陈志文看了一眼数据后,笑着说道。80年代的一些经典街机游戏、或者掌机游戏,小部分他还是记得的,因此,在一年多以前,当芯片工业及短距离无线信号传输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陈志文便安排研发了这一款《神奇宝贝》,这部游戏,可以说是掌机历史上最辉煌的游戏,等再过几年,待手机开始出现,且计算机价格进一步下跌,人们就会逐步转移自己的兴趣了,可以说,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是传统电子游戏产业最后的辉煌了,虽然到了21世纪,部分家庭游戏主机还是有着不小的市场,不过比起电脑游戏或者手机游戏,就是弟弟罢了。

对于《神奇宝贝》在历史上的成绩,陈志文自然不知道,不过肯定也是爆火的,一个季度大几百万,也是正常的,刚出来的游戏都会有着大轰动,后面就会慢慢平稳销量。

“是的,远超过了之前的记录,主要是这款游戏,可以让朋友之间互动,太吸引人了,特别是在日本,如今还是供不应求,我们已经动用了所有的代工厂,但还是跟不上需求。”雷盛利笑说道。

“嗯,现在这些代工,主要还是在湾湾及香港吧?”陈志文又问道。

“香港已经不多了,目前主要是在湾湾,少部分在韩国日本。”雷盛利回答道:“香港的人工如今已经太贵了,甚至我们即使肯花这个钱,也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服务业抢人太厉害了,一些有点能力的人,又跑去炒房炒股了。”

到了今天,雷盛利总算明白了自己老板为什么早在1984年,就开始筹划香港的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实在是这几年香港房价大涨的情况下,导致人工也是翻倍的涨,而且因为大家都有钱了,服务业的消费也是水涨船高,同样导致了服务业工资越来越高,香港的人本身就不多,然后制造业就被抢人了。

论提供的收入及工作环境,制造业还是真的比不过服务业的,人家给的工资高、工作环境又没那么苦,有些可能还比较自由,普通工厂根本就抢不过人,而普通人可不会管什么制造业是经济的根本,只会去工资待遇更好的地方。

而有能力的人,又有多少愿意看着外面炒房的人什么都不干,就轻轻松松的一年十几几十万,自己还在苦逼的加班到半夜?或者退一步,如果技术工程师边工作边炒房,等到炒房那边的收入远超过工作,那谁还愿意工作呢?

于是,美的内部也出现了大量的离职潮,倒是给美的省了不少遣散费了,连美的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工厂了,当产业链相关企业都活不下去的时候,那中心企业也会是一样的结局,只能走,也幸好陈志文很早就下令早做准备,不然这么大的规模,可就贼费劲了,这还是大部分生产,都是外包的情况下。

香港的工业地产,在85年后还涨了两年,说明当时的环境对工业还是有利的,但到了87年后,工业地产断崖式下跌,无人问津,最终逼的港府回收,并改商业性质再拍卖,这就是香港工业衰落的最有利间接证据。

“湾湾本身也有着自己的一些产业,再加上人口数量也是有限的,竞争压力比较大,还有就是他们的房价股价这两年也涨的厉害,估计很快也会复制香港这边的情况,就算不至于说去工业化,可人工成本肯定也会大涨。”陈志文分析说道:“下令给所有的代工商,让他们在保证自己产能质量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去内地建厂,首选深海市,那里电子工业产业链齐全,我需要慢慢的将产能转移到内地。”

在原先的历史上,湾湾的电子工厂就出现过来不及生产的情况,而现在,因为美的在部分电子行业的一家独大,只会形成更多的订单,要知道,原先历史上的这些游戏都是日本公司的,他们肯定会优先在本国生产,一些边角料才会给韩国湾湾,就这样就已经让湾湾够忙了,更不要说现在了,特别是后面十年,计算机市场规模还会以每年几乎100%的速度翻倍式的增长,最终这些订单还是多多少少的会留部分给湾湾,在这种情况下,陈志文也必须要安排湾湾企业早日进入国内,从而避免产能不足的情况。

“好,我去安排这件事。”雷盛利点点头,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从效率上来说,美的也是需要大量电子产能转移到国内的,只不过香港本土的代工商,也都跑去炒房了,再加上本身专业性也比不上湾湾,这一块,还只能依靠湾湾那边来实现生产。

“嗯,那就行,时间方面尽快一点就行了,其他无所谓。”陈志文顿了顿,又说道:“沃兹那边在美国已经研究出最新款的笔记本计算机了,后面你们对接下,没什么问题就准备推出。”

“笔记本电脑?这么快就出来了?那倒不错,计算机硬件是我们的弱项,现在笔记本电脑才刚刚起步,我们说不定就需要靠着这个来翻身了。”雷盛利惊喜说道,美国那边在研究笔记本电脑的事情,他自然也知道。

“翻身也许可以,但想做到顶尖,可能还有点难度,需要时间慢慢来。”陈志文笑了笑说道:“不过,另外一个市场,我比较看好,我是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市场获得成功,我准备做新一代的手机。功能方面,要比现在的大哥大明显强的那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