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柔面上全是欣慰。
她不知道自家那位宝贝徒弟为何特意写信点名让大师兄张固统领三万骑兵,此时听到张固说起战局形势,以及看到他有条不紊的发布各种军令,颇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她就知道,自己终究还是看走眼了。
这些弟子们,一个个都在飞速成长。
万万不能用以前的老眼光来看待他们。
张固此人,在过往的八年时间里,从一个懵懂无知的蠢笨农家青年,到后来兢兢业业的教导武馆弟子,把一些杂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什么主见。
就算是练武的天赋,其实也没看出来到底有多好。
二十七岁那年,他才突破混元金身法的银身境,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虽然稳,但却一点也不快。
在韩无伤和司马柔的心里。
这位可以信重,自己早就当成了自家人的大弟子,其实是中人之姿。
但是呢?
有句老话说得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张固此人,又何尝不是被一些庸俗的眼光所耽误了呢?
就如自家丫头韩小茹,又如眼前的大弟子张固。
甚至,还有那些完全不太起眼的,平日看着就平平凡凡的弟子们,很可能,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历练,就能如同脱胎换骨一般,不再是往日里的平庸模样。
‘谁能想到,他能轻松率领三万骑军,行军指挥如臂使指,一身修为更是达到先天境,金身中期。这在以前,恐怕是做梦都想不到,这位石头般全不出奇的弟子,竟然是大将之才。’
司马柔这位新晋监军内心感叹着,颇有一种重新认识自家武馆大弟子的感觉,只觉自己的三观一点点的被颠覆。
完全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果是陈平在此,就会告诉她。
其实,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很大,有时也不大。
差的无非就是一个历练,一个视野和见识,一辈子的平凡,也许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机缘。
没有遇到一生中的贵人。
陈平上辈子,在历史上,当初某位斩白蛇起义的浪荡子,就是凭借着家乡认识的几个好兄弟帮扶着,最后打下了江山。
而那些老弟兄,全都成了将相之才,个个留名青史。
难道是因为那位“斩白蛇的”真的天命所归,他随便出门走走,随便认识的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就是名将,就是宰相,这得多么巧合啊。
事情的真相很简单。
时势造英雄,如此而已。
看着这样的张固,司马柔一时百感交集,只觉自家夫妻二人,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可能就是那一天,收下了陈平当徒弟。
不对,是那一晚,自己心血来潮,带着女儿跑去幽山救援。
昔时因,今日果。
那一趟走将出去,不但捡回来了一个宝贝徒弟,更是让混元武馆,甚至是混元宗,就此浴火重生,更是攀升到一个不可想象的高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