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就有个读书人看出来了,开口道:“这船看官牌是南京吏部尚书,大概就是原任巡抚李公世达了,要从淮安府前往南京城上任。”
了解官场动态的都知道,上一任凤阳巡抚兼河漕总督李世达刚升为南京吏部尚书,文官除了宫保虚衔之外最高的正二品。
特别是李世达今年才五十三,这个年纪就已经是正二品尚书,肯定还会更有前途!
按照历史轨迹,李世达过几年就当上左都御史了,言官的扛把子。
此时李世达李天官确实就坐在这艘船中,刚才他不下船的原因,就是避免抢杨巡抚的风头。
毕竟现在江北地区是杨巡抚的辖境,让新上任的杨巡抚先单独接受完本地欢迎比较合适。
后来听到了喧哗声,李世达还是没有下船,因为现在他已经不是巡抚了,不用去揽责。
只是李世达没有想到,杨巡抚居然掉头就回淮安去了。
说好的交接了巡抚关防后,就一路礼送自己出境,并一起在扬州城参加平山堂雅集呢?
杨巡抚可以掉头回淮安,但他李世达不行啊,他还要继续去南京城上任的。
这时候,下船去打听消息的仆役也回来了,将大致情况禀报给李世达,并说:“盐商领袖郑之彦正在船下,恭候老爷入住平山堂。”
李世达没去管郑之彦,却自言自语道:“林泰来?”
旁边陪着李世达的清客文人问道:“李公知道这个人?”
李世达只说了句:“友人书信中,多次提到此人。”
李世达的政治谱系偏向于清流,与清流势力关系很密切。
不过出于政治策略考量,他和清流的关系并没有公开,以达到“暗子”的效果。
先前在江北任职时,因为距离江南较近,所以与在无锡讲学的顾宪成、以及邹元标、李三才、魏允贞这南京三直臣之间,多有书信往来。
这帮清流小兄弟的书信里,无一例外的都提到过一个叫林泰来的苏州刁民。
如今听到林泰来就在岸上“呼风唤雨”,年过半百的李世达也忍不住好奇心站了起来,走出船舱。
他想亲眼看看,这传说中的林泰来究竟是个何等样人物?到底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此时林大官人安抚好了漕军,又将剩下对接事务暂时交给了高长江,一时间就闲了下来。
然后他就望见郑员外还在岸边迎接客人,于是就好奇的走了过来。
难道今天除了杨巡抚,还有值得盐商领袖卑躬屈膝迎接的贵客?
站在郑员外身后,林大官人对着座船看了又看,耳中又听到别人几句议论,心里便也恍然大悟。
发现林泰来在自己身后探头探脑,郑员外暗中紧握双拳,但最终还是忍辱负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