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第三十章原来是皇帝好心办成了坏事(4/5)

见朱樉傻子一样看着自己,林澈给两人倒了一碗酒,继续说道:

“我们就从他考虑的两点一一分析。”

“先从第一点来说,当今皇上重视农业,确实一定程度恢复了农业经济。”

“但是!”

林澈将这个词加重了语气,“重视农业,也是要因地制宜。”

“他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发展农业经济,就是大大的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并不适合耕种。”

“古语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当地海民早就习惯了依海为生,靠捕鱼维持生计。”

“一旦实行海禁,那些海民不能捕鱼维持生计,又没有合适的土地耕种,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通过走私牟利或者干脆加入海盗。”

说到这,朱樉似乎有些明白了。

正如林澈所说,老爹制定的禁海政策,初衷是好的,只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就是好心办错了坏事。

隔壁的朱元璋若有所悟,默默的看着墙壁。

“我们再说第二点,皇上考虑的‘内忧外患’本没有错,却忽视了,开放海禁,不仅能增强大明经济,更是能提高大明的军事实力。”

“一旦放开海禁,泉州、闽州和番禺的几大船厂一开动,成百上千条远洋船队组建。”

“既能保护海外贸易的顺畅,更能保卫大明沿海边防。”

“在大明无敌舰队比起来,张士诚、方国珍旧部的那些小渔船,根本就不够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