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理就会成为君子,那请问,为何大明每年都要处置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呢?他们难道没读过书吗?”
徐阶一时张口结舌,半天才想出回应的方式。
“‘人之初,性本善’,但身边那些坏人会教坏他们的!读了书,就可以坚定内心,不会被人蛊惑了!
至于贪官污吏,那是他们本性不好,虽然读书也无法彻底扭转。但若不读书,贪官污吏只会更多!”
萧风虚心的请教:“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么那些在身边蛊惑他的坏人是怎么来的呢?
他们若不读书,则他们‘性本善’,一直长大应该也是善良的;若是读书,就应该更明理而善良啊?
贪官污吏的本性不好,不是‘性本善’吗?这本性不好又是怎么来的呢?请徐大人指教?”
徐阶心里暗暗叫苦,知道若是再承认‘性本善’这个问题,真的就越说越艰难了,干脆咬咬牙,不破不立。
“‘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并不是绝对的,是说大部分人。自然还有一小部分人本性是‘恶’的。
这些本性为恶的人虽然很少,但若不读书,长大了就是坏人。若是读书,长大了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
读书明理挽救了一部分本性为恶的人,剩下没能挽救的,自然就变成贪官污吏了!”
这番话另辟蹊径,从必败的死胡同里夺路而出,不但文官们纷纷喝彩,就连武将们也都暗自佩服。
不亏是当朝首辅,不愧能在严嵩身边屹立多年而不倒,徐附议当真是有本事的,竟然能和萧大人五五开!
萧风恍然大悟:“明白了,明白了,那按徐大人所言,‘性本恶’的人本就是一小部分。
这一小部分再读书明理后,又变好了一部分。所以最后剩下的贪官污吏,肯定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了。”
徐阶欣慰地擦擦汗,连连点头:“正是这个道理,正是这个道理。”
萧风也欣慰地笑了笑:“那就好办了。本来内阁就一直在讨论,当今外患暂时平息,正是对内修政的良机。
因此应该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贪风暴,对全国的官员体系进行一次彻查,将贪官污吏斩于马下!
但我一直有疑虑,担心贪腐的官员规模太大,清查力度太大,会影响朝廷的差使,也让官员人心惶惶。
因此我一直是有些犹豫态度,今天有了徐首辅的话,我就放心了,实在是我想多了。
如此,就请徐首辅代表内阁上书万岁,请旨反贪吧!”
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徐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堂下的文武百官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愣愣地看向萧风。
这好好地说着文武尊卑的问题,怎么就扯到反贪上去了?
还要轰轰烈烈?还要反贪风暴?你姓萧啊,又不姓古!
徐阶震惊了半天才开口:“不不不,老夫何时建议过要搞什么反贪风暴?老夫我……”
萧风诧异道:“怎么,内阁难道没有讨论过查处贪官污吏的问题吗?”
徐阶不能否认,因为内阁工作中,不可能不提到贪官污吏的问题,否则要内阁是干什么的?
“讨论过的,但是……”
“难道徐首辅没有说过贪官污吏要严查,要让百姓看到朝廷反贪腐的决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