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非主流村长

第092章 巨额订单(3/5)

这两年市场的准入门槛是越来越低,甚至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性质,只要有本钱能上得了设备进得来材料,就能生产出产品。尤其是浙南一带,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既美观又便宜,把原有的市场秩序冲击的七零八落。

再看自己这边,一个月卖不到一万块钱的货,却要养着五六十号人,要都是干活的工人也就罢了,可其中却有三分之一是只吃饭不干活的管理人员。

要是能把这将近二十号子的臃肿人员清理掉,厂子就能摆脱相当大一部分负担,他就能在市场上跟竞争对手打打价格战,薄利才能多销,吴卫华相信,只要他能把成本压缩下来,把厂子负担减轻一些,活下来理当问题不大。

只可惜,这些想法得不到上边街道领导的支持,也只能留在梦里面仔细揣摩。

也不是没有别的机会。

前些日子,隔壁锐光制衣厂的刘厂长过来跟他谈过好几次,打算把红光厂给兼并了,条件开的相当优渥,厂里的工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全部接纳,待遇方面上浮百分之二十,每月向街道上缴一千块的场地租金,这租金额以年度为单位还可以递增个百分之五。

唯一不好的是他厂里的管理人员一个不留。

估计正是这个缘由,他把锐光厂的兼并计划报到了街道仅一个下午便遭到了否决,街道办的宋文涛主任就此事还专门打来电话把他批评了一通,说他缺乏大局观。

听说锐光厂的刘厂长后来又专门找了宋主任,结果仍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再后来这件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不过,每天看着隔壁厂的那般红火,吴卫华的心里面总不是个滋味,总觉得愧对了厂里的几十号工人。

正惆怅,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响起了铃声,吴卫华还以为又是个催债电话,楞了好大一会,才抓起了听筒。

居然是街道宋主任打过来的。

吴卫华连忙打起了精神,先问了声好,随后编了个理由解释了下迟接电话的原因。

宋文涛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错,根本没在意吴卫华迟接电话这等小事,几句例行公事的关切问话后,宋文涛在电话中稍显激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