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组合,是人拉、还是牲口拉,但是每个砘子必须顺着垄沟滚动。
被砘子碾压过的垄沟土壤密度增强,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水分、保护墒情,这样易于种子在土里生根发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要不然被犁过、“耧”的地面很容易水分蒸发、湿度下降,种下的种子可能还没发芽就会干渴而死,所以最后一遍拉砘子就变的非常重要起来。
到这里还有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用耙pá子或者刮土板,轻轻的从地里搂起一点土形成垄背。
这样就把整块地分成了一个个的小拢,有利于将来的浇灌工作。
不过上河村的知青们只能做拉耙、拉耱、拉耧、拉砘子这些活,至于其他的活村里人交给他们不放心。
特别是摇耧和点葫芦这两种活,知青们想碰都不让碰。
还有最后的起拢背,在知青里面也只有孙勇和李红霞这两个老知青可以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休息,玉米和甜菜到现在还没种下去了。
甜菜是村长和大队长打算留到最后,请村里的老把式再结合上面给的甜菜种植说明书,大家一起商量怎么着种。
至于玉米不需要犁地,分组后前面的人用铁锹、镢头在地里挖出一个小坑。
后面的人往每个炕里面丢上两到三粒种子,最后用脚把挖出来的土推回去填平小土坑即可。
不过就在知青们明天要去种玉米的时候,韩立当天下午快下工的时候从山里面赶了回来。
嗯,韩立是故意在这个时候回来的,他跟熊瞎子打架的时候把衣服上弄的全都是泥土,最近两天也没有洗漱,整个人看起来狼狈的不行。
明面上带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应季药材,身上连一根鸡毛都没带。
唯一.一个额外的东西,那就是韩立上次进山时采到的那颗粗大的葡萄藤。
韩立现在这个有些狼狈的样子,任谁看到也只能说他为村民采药受苦了。
感谢:书友20170703205616242打赏:100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