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算太平吧,”罗江随口道,“离城军原本驰援太明的队伍以轮替的方式回归了,我这里的人手就宽裕了不少,而且文武举结束了,除去考中了留下来做官的,其他从天南海北聚集而来的人们也渐渐散了,离城便就还是以往的离城。”
“文举之中考中的年轻人们有不少,前一次遇到郡丞窦秋实,看起来气色不错,没有之前那么憔悴,想来是各地府衙欠缺人手的位置多已补上,上上下下的事情能够运转通达,他便也能轻松些了,”罗江道,“反倒是军务处的事情不好处置,尤其是那些在武举之中表现出彩的修炼者,往哪里分配成了争议不休的话题,许多人至今没有外派。”
他往马车后面的方向努了努嘴,“如今你又带回来这么多中三境护官,军务处里来自各个战区的人们怕是要争破了头。”
洛川一笑,问起了罗江前面提到的话题,“赵叔叔那边主持的军方大调,已经开始了?”
“借着离城军前一次驰援太明的事情,算是展开了吧,只是阻力还是前所未有的大,”罗江点了点头道,“南疆的士卒北调离城、上原、甘原这些离郡腹心之地,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些地方日子到底要???????????????过得安逸许多,若是想要调到三仓之地或者安陵,那便要抢了,毕竟是有机会封地封爵的地方,但也因为这些地方处于随时可能开战的状态,为了确保各军战斗力,军务处给中部和南部各军分配的名额都不多,这就抢的更凶了,只是到底是良性竞争,也没什么好说的。”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可从中部和北部乃至于西部往南疆调兵,士卒们的怨气就大了,谁都知道南疆的情况,尤其如今还不比以往,安阳郡元河以南的土地全部丢了的事情早就传开,南口城更是上至将军下到百姓全都没了,有此情况也能理解......”
“理解什么?”洛川却不这么想,“都是离郡的子民,凭什么只能中部和北部的士卒过好日子,太明和百通的就活该守着南疆去死?没有这样的道理,而且如今虽说开始了军方大调,可为保各部战斗力,调动的仍是极少数的部分,守在南疆的大多还是太明和百通从军的兵,有什么好闹的?”
洛川听得这件事情明显不太高兴,“各大战区的将军裨将可都是从南疆出来的,便是日后北边再启战事,担当重任的也得给我从南疆的军官里面挑,此番回去我便与赵叔叔说了,以后南疆方面来的晋职申请,只要本人没有特殊问题的一律准了,其它各处来的反之,除非能有特别的贡献,否则想要晋升便难了,他们不是都不想去南疆吗?我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当兵为将,通天之路,只在南疆!”
罗江闻言苦笑道,“如此一来便又是天大的动静,虽说你如今的太守之位稳固无虞,但也还是再缓缓吧,这种想法,先从我这里往出透一透,各大战区的将军裨将们也就知道意思了,之后看事情如何变化,再徐徐图之,军队里有军队里多年累积的规矩,求变可以,急切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